[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熔炼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5259.1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931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任东飞;王亚楠;张法亮;李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4 | 分类号: | F27B14/04;F27B14/06;F27B14/08;F27B14/10;F27B14/14;F27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熔炼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熔炼设备。
背景技术
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能及精密成型性的新型金属和合金,是支撑未来精密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器件、国防工业等高新技术的关键材料。然而多数新型金属和合金的制备条件要求苛刻,如高端Ti合金,Mg合金,非晶合金等的性能对氧含量敏感,就要求其熔炼、落料和成型过程始终在真空条件下进行。
目前真空熔炼设备中的坩埚普遍采用高频电源进行加热,坩埚熔完料后需要整体翻转落料。但是翻转落料方式很难保证熔炼过程中高真空的实现。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真空熔炼设备,包括真空室和电极,该真空室的侧壁上开有电极通口,、该电极采用同轴结构,即正极与负极为不同尺寸的同心圆管套合而成。该同轴电极通过电极通口与真空室连接,并采用多个密封圈及压盖实现密封。同轴电极结构存在多处密封,例如两个同心圆管之间的密封、外侧同心管与真空室壁的密封等,使得最后真空室的结构复杂,而且耗费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真空室难以密封、结构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密封性好、结构简单的真空熔炼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熔炼设备,包括熔炼室、两个电极、坩埚和缠绕于坩埚外壁的感应线圈;熔炼室正对于坩埚下方设有落料口,熔炼室上设有气孔;感应线圈的两端与两个电极电连接,两个电极分别与外接电源的正负极连接;
所述熔炼室上开设有一个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两个电极;还包括密封件,该密封件与熔炼室壁密闭连接且能相对于熔炼室壁旋转;两个电极各自独立地穿设于密封件上,两个电极从熔炼室的内部平行延伸到外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熔炼设备,还包括用于连接和/或夹紧内侧密封板和外侧密封板的螺杆和螺母;穿设于内侧密封板和外侧密封板上的螺杆与外侧密封板外的螺母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熔炼设备,还包括电极锁紧件,所述电极锁紧件用于调节外侧密封板与熔炼室壁相对位置;所述电极锁紧件位于熔炼室外;电极锁紧件套设于电极上且与外侧密封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熔炼设备,还包括至少五个密封圈;一个密封圈设置于熔炼室壁与内侧密封板之间,两个密封圈设置于电极与内侧密封板之间,另两个密封圈设置于螺杆与内侧密封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熔炼设备,还包括冷却液源;所述感应线圈与两个电极为中空的金属管状结构;一个电极与冷却液源连接,冷却液可通过电极的中空管状结构进入感应线圈内部,并从另一个电极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熔炼设备,由于采用平行电极结构,两个电极分别固定在密封件上,外力作用下带动密封件与电极整体运动,从而实现坩埚翻转落料。本实用新型中,密封件设置于熔炼室上的安装孔内,且与熔炼室壁密闭连接,保证真空熔炼设备的密封性良好;本实用新型真空熔炼设备采用平行电极结构,两个电极分别穿过密封件从熔炼室内平行地延伸到熔炼室外部,与外接电源的正负极连接;熔炼完成后,外力作用下使密封件相对于熔炼室壁旋转,从而带动电极转动即可实现坩埚翻转落料,结构非常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真空熔炼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真空熔炼设备的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外侧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内侧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剖面效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真空熔炼设备的电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真空熔炼设备,包括熔炼室、电极3、坩埚15和缠绕于坩埚15外壁的感应线圈13;熔炼室正对坩埚15下方设有一落料口16,熔炼室上设有气孔17;感应线圈13的两端通过套接件12与两个电极3电连接。所述套接件12为一个两端尺寸不同的中空金属管道,其一端与电极3连接,该端的尺寸与电极3的尺寸匹配;另一端与感应线圈13连接,该端的尺寸与感应线圈13的尺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52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玻璃清洗干燥机
- 下一篇:水密封台车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