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4895.2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8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剑明 |
主分类号: | F24J2/24 | 分类号: | F24J2/24;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储热水箱上设有集热作用的集热水带的新型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太阳能热水器仅依靠位于储热水箱下方的集热管或集热器来吸收太阳光中的热能,储热水箱外壳只是作防雨水等外壳装饰功能,面向阳光的外壳壳体不具备吸热功能。因而,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在储热水箱上增加具有集热作用的集热水带来增大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积,从而提高整机集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方便实用,有效提高其集热效果的新型太阳能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支架及支架上设置的储热水箱、多支集热管,多支集热管与储热水箱贯通相连,所述的储热水箱外壳处设有具有集热作用的集热水带,该集热水带表面就是储热水箱的外壳,在外壳里面设有金属板与外壳形成一个长而薄的集热水带,集热水带内腔呈热传递相连通,且集热水带与储热水箱相贯通。
所述在集热水带的下端设置有进水口,在其上端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与储热水箱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的集热水带设置在太阳光可照射到的储热水箱的位置上。
在有太阳、太阳能储热水箱缺水时,太阳能热水器常规设置的水温水位测控仪检测到储水箱下部的水温升高,并且达到设定温度值时,水温水位测控仪自动开启进水电磁阀进行补水,所补的水经集热水带下端设置的进水口进入到集热水带内,将集热水带内腔里面经阳光照射已升温的温水通过出水口压迫到储热水箱中,待水温水位测控仪检测到储水箱下部的水温降到设定值,进水电磁阀关闭,如此往复,将水上满。在此过程中,不断有温水进入储热水箱,与常规太阳能直接补入冷水相比较,日落时水温更高,吸热效果更佳,可淋浴到更多人数。
当然,集热水带也可以设置在储热水箱外壳外面,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水槽紧贴在储热水箱外壳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储热水箱外壳上设有集热作用的集热水带与储热水箱相贯通,通过集热水带表面吸热,与集热水带内腔中的水进行热传递,有效增大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面积,其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方便实用,有效提高其集热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支架1及支架上设置的储热水箱2、多支集热管3,多支集热管与储热水箱贯通相连,所述的储热水箱外壳处设有有集热作用的集热水带,该集热水带表面就是储热水箱的外壳,在外壳里面设有金属板与外壳形成一个从而薄的集热水带,集热水带内腔呈热传递相连通,且集热水带与储热水箱相贯通。
所述在集热水带的下端设置有进水口6,在其上端设置有出水口7,出水口7与储热水箱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的集热水带设置在太阳光可照射到的储热水箱的位置上。
在有太阳、太阳能储热水箱缺水时,太阳能热水器常规设置的水温水位测控仪检测到储水箱下部的水温升高,并且达到设定温度值时,水温水位测控仪自动开启进水电磁阀进行补水,所补的水经集热水带下端设置的进水口进入到集热水带内,将集热水带内腔里面经阳光照射已升温的温水通过出水口压迫到储热水箱中,待水温水位测控仪检测到储水箱下部的水温降到设定值,进水电磁阀关闭,如此往复,将水上满。在此过程中,不断有温水进入储热水箱,与常规太阳能直接补入冷水相比较,日落时水温更高,吸热效果更佳,可淋浴到更多人数。
当然,集热水带也可以设置在储热水箱外壳外面,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水槽紧贴在储热水箱外壳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储热水箱外壳上设有集热作用的集热水带与储热水箱相贯通,通过集热水带表面吸热,与集热水带内腔中的水进行热传递,有效增大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面积,其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方便实用,有效提高其集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剑明,未经陈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4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按压装置
- 下一篇:双玻璃太阳能电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