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电路及采用该控制电路的电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34820.4 | 申请日: | 200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7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冯磊;秦宏武;刘建伟;首召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电路 采用 电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软硬件结合实现的可靠的抗干扰技术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采用该控制电路的电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一般来说,电器设备中都会包括一些处理器和继电器这样的电器元件来对电路的工作进行控制,构成所谓控制电路。由于电器具有的功能越来越多,各种电路设计的复杂和集成度越来越高,其在正常工作时的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电气干扰,对控制电路的正常工作甚至元件的寿命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并且使得控制电路的抗干扰能力较差且可靠性较差。由于控制电路抗干扰能力差且可靠性差,还会导致对应的电器装置产生各种工作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控制电路抗干扰能力较差且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强且可靠性好的控制电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电器装置工作不稳定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稳定工作的电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电路,包括一微控制器、一三极管和一继电器,该继电器与该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该微控制器与该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该三极管发射极接地,该三极管根据该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导通或截止,使得该继电器对应吸合或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中,该微控制器包括一第一控制端和一第二控制端,该第一控制端输出持续方波时,该第二控制端输出高电平,该三极管导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中,该第一控制端输出低电平或高电平时,该第二控制端输出低电平,该三极管截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中,该微控制器包括一第一控制端和一第二控制端,该第一控制端和该第二控制端分别和该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中,还包括一第一电容、一第一二极管和一第一电阻,该微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依次通过该第一电容、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阴极和该第一电阻连接到该三极管的基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中,还包括一第二二极管和一第三二极管,该第一电容通过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阳极接地,该微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通过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阳极连接到该三极管的基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中,该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到该继电器,该继电器连接到外部的电源电压和负载,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中,还包括一第二电容,其连接在该第一二极管阴极和地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中,还包括一第二电阻,该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该第二电阻接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器装置,其包括上述控制电路。
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控制电路在收到干扰时能够避免继电器误触发,能够有效避免干扰并提高可靠性。因此采用上述控制电路的电器装置也相应具有稳定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控制电路的信号时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器装置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该控制电路1包括一微控制器10、一继电器20、一第一电容C1、一第二电容C2、一第一电阻R1、一第二电阻R2、一第一二极管D1、一第二二极管D2、一第三二极管D3和一三极管TR。该微控制器10包括一第一控制端IO1和一第二控制端IO2。
该继电器20连接到外部的电源电压VCC、外部负载(图未示),并且还连接到该三极管TR的集电极C。该三极管TR的基极B依次通过该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阴极连接到该微控制器10的第二控制端IO2。该三极管TR的基极B还依次通过该第一电阻R1、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阳极、该第一电容C1连接到该第一控制端IO1。该三极管TR的基极B还通过该第二电阻R2连接到地。该三极管TR的发射极E接地。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阴极连接到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该第二电容C2的正极连接到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其负极接地。
其中,该第一二极管D1是整流二极管,该第二二极管D2是续流二极管,该第一电容C1用于隔离两端电路电流,该三极管TR根据该微控制器10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该继电器10是否吸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48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耐火材料塔式排列供热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速热电热水器控制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