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管除湿柜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34526.3 | 申请日: | 2009-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5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3/14;F24F13/28;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除湿 柜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了的热管除湿柜机。
背景技术
热管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传热元件,其可以将大量热量通过很小的截面积远距离地传输,具有很高的导热性、优良的均温性、热流密度可变性、热流方向可逆性等特点。由于具有高效传热性和很高的均温性,热管现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动力、冶金、轻工、玻璃和陶瓷等领域的高效传热设备中,现阶段也有一些空调器上采用热管来提高空调的除湿量,但是这些除湿设备没有考虑到除湿量以及空气质量方面的因素,例如工业用的除湿设备与家用除湿设备的除湿量有很大差异,而且工业用的除湿设备还需要对有害气体进行析湿,现有的除湿机还不具有这些完善的功能,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技术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管除湿柜机,旨在解决现有除湿设备中存在的除湿量和空气质量难以控制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除湿柜机包括一壳体,以及
隔板,其设置于壳体内并将壳体分隔成左右两个空间,左右空间的顶部分别设置空气过滤网和风机;
水箱,设置于壳体底部,上述壳体内的左右两个空间在水箱上方连通;
设置在水箱上方的至少一个热管散热器,热管散热器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蒸发段和冷凝段以隔板为界分别位于壳体的左右两个空间内。
更具体的,所述水箱与热管散热器之间进一步设置蒸发器。
更具体的,所述壳体内的左右空间在蒸发器下方保持空气连通。
更具体的,所述热管散热器与水箱所在平面呈一定角度且热管散热器的冷凝段位置高于蒸发段位置。
更具体的,所述热管散热器为三个平行的热管散热器。
更具体的,所述热管散热器为六个平行的热管散热器。
更具体的,所述每个热管换热器的冷凝段和蒸发段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进行连接。
更具体的,所述空气过滤网和风机与热管散热器之间均设置温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除湿柜机通过空气过滤网净化空气中的颗粒和尘埃,使得空气质量得以改善,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热管换热器的数量,此外,通过两次的除湿叠加,增大了对空气的除湿量,能够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析湿,通过温度检测装置配合电热装置,还可以实现恒温除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热管除湿柜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涉及的热管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热管除湿柜机包括一壳体100和设置在壳体100中将壳体100分隔成左右两个空间的隔板110。壳体100的左边空间入口处设置空气过滤网101,用于过滤空气中的颗粒及尘埃;壳体100的右边空间出口处设置风机108。两个温度检测装置102、111分别设置于空气入口处和空气出口处,用于检测空气温度,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102设置在位于左边空间的壳体100上,温度检测装置111设置在位于右边空间的隔板110上,温度检测装置111设置在风机108下方,温度检测装置111下方设置一个电热装置109,用于补偿出风温度,实现恒温除湿。三个热管换热器103、104、105设置在温度检测装置102和电热装置109的下方(具体结构下文中详细介绍),蒸发器106设置在热管换热器105下方。水箱107设置在壳体100的底部,用于收纳除湿所产生的冷凝水,上述壳体100内的左右空间在水箱107的上方连通。热管换热器103、104、105以及蒸发器106与水平面(本实施例可以看作水箱107的底面)之间的角度在15-30度之间。隔板110的下端与壳体100的底部有一定距离,即壳体100的左右两个空间之间保持空气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106下部的空间(即水箱107的上部空间)是未经隔板110分隔的,空气可以在此处从左边空间流向右边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4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键齿位置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可翻转式测量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