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的电容式触摸屏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3522.3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5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郝学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电容 触摸屏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摸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的电容式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今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提供了触摸操作界面,各种触摸界面中,包括有触摸按键、触摸滑条或触摸滑轮、以及触摸面板或触摸屏。在触摸面板的方案中,显示设备处于触摸面板的正下方,显示设备对触摸面板的干扰信号会引起触摸面板的定位不准、定位点的坐标抖动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触摸面板的电气性能。
为了解决显示设备对触摸面板的干扰问题,大多采用在触摸面板和显示设备之间,即在触摸面板的正下方和显示设备的正上方用ITO(氧化铟锡)材料设计屏蔽层的方案。
附图1所示为现有的ITO屏蔽层方案,外框1表示整个ITO屏蔽层,内框2表示ITO屏蔽层的可视区,两个框中间的部分是ITO屏蔽层的非可视区。由于ITO是一种透明的导电材料,存在一定的方块电阻,造成屏蔽层上各点的面电阻差异很大,靠近接地点3的地方的面电阻小,可以通过接地点3泄放掉显示设备对触摸面板产生的干扰信号;而远离接地点3的地方的面电阻大,此时接地点3不能泄放掉显示设备对触摸面板产生的干扰信号,对整个触摸面板而言出现显示设备对触摸面板产生的干扰无法滤除的情况。
为了降低屏蔽层的方块电阻,使屏蔽层上各点的面电阻趋于一致,达到屏蔽显示设备对触摸面板干扰的目的,工艺上常用加厚的ITO屏蔽层或提高铟锡氧化物中锡所占的比例的办法来降低方块电阻。但因为增加ITO(氧化铟锡)屏蔽层的厚度或增大铟锡氧化物中锡所占的比例又对触摸面板的透光性有很大影响,所以此方法不能成为最优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的电容式触摸屏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抗干扰的电容式触摸屏无法兼顾高透光率和对显示设备的强抗干扰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包括显示单元、位于所述显示单元之上的透明触摸面板、与所述透明触摸面板连接的触摸面板控制电路;其中所述透明触摸面板包括由透明导电介质制成的触摸感应电路层和屏蔽电路层,所述屏蔽电路层的四周设置有连接至所述触摸面板控制电路的参考接地点的低阻抗接地区。
进一步地,所述低阻抗接地区为一由覆盖在所述屏蔽电路层非可视区之上的低阻抗导电材料制成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低阻抗导电材料为银浆或铝箔。
进一步地,所述低阻抗接地区包括设置在所述屏蔽电路层非可视区的多个接地端,所述多个接地端均连接到所述触摸面板控制电路的参考接地点。
进一步地,所述低阻抗接地区为压接在所述屏蔽电路层非可视区之上的金属框,所述金属框连接到所述触摸面板控制电路的参考接地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抗干扰的电容式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通过把用ITO材料制作的触摸面板或触摸屏的屏蔽电路层由单点接地的方式改为多点接地或面接地的方式,提高了触摸面板抗显示设备干扰的能力,而且不用为降低方块电阻刻意去加厚ITO层,也有助于保证整体的透光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触摸面板中ITO屏蔽层的设计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电路层的设计原理图;
图3是图2所示触摸面板的接地区与触摸面板控制电路的参考接地点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电路层的设计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电路层的设计原理图;
图6是触摸面板的屏蔽层没有采用上述低阻抗接地区时干扰源的电场分析图;
图7是触摸面板的屏蔽层采用上述低阻抗接地区时干扰源的电场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ITO屏蔽层的四周(即非可视区内)设置低阻抗接地区,该低阻抗接地区连接至触摸面板控制电路的参考接地点。其中该低阻抗接地区可以为一覆盖在ITO屏蔽层非可视区之上的低阻抗导电材料,也可以为设置在非可视区的多个接地端,还可以为压接在非可视区之上的金属框,分述如下。
图2是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电路层的设计原理,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3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