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增益基站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3357.1 | 申请日: | 200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7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华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8 | 分类号: | H04W88/08;G08B25/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44266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益 基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系统,尤其涉及城市机动车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在原有的城市机动车报警系统中,基站一般是通过城市固话网络及寻呼机系统来对车辆进行警情处理和实施反控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寻呼机系统已退出市场,致使原有的城市机动车报警系统在处理警情和实施反控时出现技术障碍,而单靠城市固话网络也不能继续支撑原有系统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高增益基站,采用先进的GPRS移动通信来替代原先的固话网络及寻呼机通信途径,以改善与增强城市机动车报警系统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高增益基站,包括机壳及安装于该机壳内的电路系统,该电路系统包括电源模块及由该电源模块提供工作能量的主控模块以及与该主控模块相连的公安专用频点接收模块和GPRS模块。
该主控模块包括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该公安专用频点接收模块是351MHz频点的、用以接收车辆防盗器和/或固定点防盗器给出的报警信号的无线接收模块。
该GPRS模块包括伸出于该机壳的天线。该GPRS模块的型号为GTM900GSM。
该电源模块包括交流转直流电路。该电源模块还包括后备电池。
该功能电路还包括与该主控模块相连的、与控制台连接的接口,用以通过控制台对车辆和/或固定点进行反控。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高增益基站,通过GPRS模块与服务器进行双向通信,可有效地改善与增强城市机动车报警系统的报警与反控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增益基站中的电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增益基站的应用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各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高增益基站包括机壳及安装于该机壳内的电路系统。其中,电路系统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电源模块20及由电源模块10提供工作能量的功能电路10。
功能电路10包括:主控模块11以及与主控模块11相连的公安专用频点接收模块12、GPRS模块13和接口14。
主控模块11的组成包括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公安专用频点接收模块是351MHz频点的、用以接收车辆防盗器和/或固定点防盗器给出的报警信号的无线接收模块。
GPRS模块包括伸出于该机壳的天线。其型号可选用华为公司提供的GTM900GSM。
电源模块20包括交流转直流电路21和后备电池22。
本实用新型的高增益基站可通过GPRS模块13与城市机动车报警系统的服务器双向通信;可通过接口14与控制台连接,以对车辆和/或固定点进行反控。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高增益基站构建的城市机动车报警系统的应用,如图2所示,其工作原理大致包括:
高增益基站通过了GPRS模块连接GPRS公共移动通讯网,将信息由INTERNET网上传至监控中心的服务器。
高增益基站通过接收覆盖范围内的、符合公安部GA330-2001标准规范的终端报警产品发射的小功率信号--其频点为351MHz,并将该信号调制处理后,连同本基站的地标定位信息,通过移动公司的GPRS网络及INTERNET网传送到报警监控中心。
报警监控中心收到报警信号后,可对终端报警产品进行反控,其指令通过INTERNET网及移动公司GPRS网络发送到高增益基站。
基站将收到的反控信号处理后,通过接口传送给固定控制台,控制台发射出无线反控信号,可以对覆盖范围的报警终端进行反控。比如:断油断电,声光报警或解警等多种远程控制。
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高增益基站,监控中心可实时了解掌控机动车的最新状况,及时发出控制指令,保障机动车辆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之实施,并不限于以上最佳实施例所公开的方式,凡基于上述设计思路,进行简单推演与替换,得到的具体的高增益基站,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华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华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3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