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32964.6 | 申请日: | 2009-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8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蔡佳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2/22;H01R13/63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61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卡 连接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退卡装置防呆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子卡形式储存媒体具有轻薄短小、高储存量、耐震、可多次重复记忆等优异特性,因此被广泛的运用在信息家电、个人计算机或可携式数字产品上。然而电子卡与计算机连接时,必须通过连接器作为传输的媒介,以便于计算机主机的读取与储存。
为方便将电子卡快捷的安装于连接器或从连接器上取出,设计了电子卡退卡装置,来实现此目的。如图4所示的现有电子卡连接器100,该电子卡连接器100退卡装置是由滑块30、弹簧40、连杆80所构成,滑块30设于绝缘本体所设的滑道内,于滑块30上设有供连杆80活动端801滑动且具有阶梯滑槽301;连杆80两端均是通过垂直弯折延伸分别形成活动端801及固定端802,活动端801与固定端802结构完全相同,只其活动端801与固定端802同时向下垂直弯折长度不同,自由端801短于固定端802,活动端801容至于滑块所设的滑槽内301,另一端固定端802可旋转定位于绝缘座体侧边上圆孔60,再由金属外壳90所设的弹片901压制于连杆80上,防止连杆跳动而脱离滑动轨迹,再通过弹簧80抵顶于绝缘座体与滑块30之间形成退卡装置,当电子卡插入该连接器推动滑块30时,由连杆80在滑槽内滑动,实现退卡效应。然而,该连接器的连杆两端活动端801和固定端802结构相同,不同点在深度不同,而较长端必须固定绝缘座体1的圆孔60方可实现退卡,在进行连接器生产组装时,连杆80一端装设于绝缘本体侧壁70于开槽61所设的圆孔60中,另一端容置于滑块所设的滑槽301内。再由金属外壳90所设的弹片901进行压制,但因连杆两端结构不易区分,装配过程中连杆两端经常被互换,也不易被发现,并能顺利完成组装,由于连杆的错装从而无法实现正常的退卡功效,造成电子卡退卡装置性能失效。
因此,针对上述的电子卡连接器所存在的缺陷,实有必要对现行电子卡连接器退卡装置进行设计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将连杆两端设置为不同的结构,其固定端经多次弯折成形,另一端自由端弯折垂直部,由于两端结构的不同而具有装配防呆效果,确保电子卡连接器退卡装置组装正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金属盖体、绝缘座体、收容于绝缘座体的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座体侧边的退卡装置,所述退卡装置是由滑块、弹簧、连杆组成,该连杆具有一水平部及固定端和自由端,于水平部的一端垂直延伸弯折有第一弯折部,于该第一弯折部横向水平弯折延伸设有第二弯折部,于该第二弯折部端部向上延伸设有平行第一弯折部的第三弯折部,籍由上述第一、二及第三弯折部形成连杆固定端的固定部;于水平部的另一端同向第一弯折部平行延伸设有自由端的垂直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连杆固定端经多次弯折形成,而自由端经一次折弯成垂直部,使固定端与自由端结构完全不同,在于组装连杆时加以区别,产生防呆效果,保证连杆组装正确性,确保退卡装置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电子卡连接器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电子卡连接器金属盖体及连杆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电子卡连接器金属盖体分解图;
图4为习知技术电子卡连接器立体分解图。
实用新型:
1-绝缘座体,11-滑道,12-槽道,121-横槽,122-第一侧槽,123-第二侧槽,2-金属盖体,3-滑块,31-导引滑槽,32-心形突出部,4-弹簧,5-连杆,50-水平部,501-固定端,502-自由端,503-固定部,51-第一弯折部,52-第二弯折部,53-第三弯折部,54-第四弯折部,55-垂直部,6-导电端子,7-开关端子,9-电子卡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结构特征能进一步让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员明了,配合所附的图式,以一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现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29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驱动电路
- 下一篇:电池连接器、电池和移动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