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炊具上的连接通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32962.7 | 申请日: | 2009-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134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默晗;王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G08C23/04;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 皓;孙 昀 |
| 地址: | 518055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炊具 连接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炊具上的连接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生产和销售的电水煲、蒸锅等电炊具产品,其机身与基座之间通常都是采用三点或五点的电连接器来进行连接。其中,三点的电连接器,只能起到机身与基座之间电源连接的功能。在采用三点电连接器的产品中,功能按键和显示装置都只能设置在机身上。而目前采用的五点电连接器,是在三点电连接器的基础上,增加两个触点的设计方式。新增加的两个触点,是用来对感应装置中测量得到的信号和功能指令信号进行传输。采用这种五点电连接器制成的产品,可以自由地将控制功能按键和显示装置设置在机身或底座上。但这种五点电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依然存在以下不足: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触点表面的氧化会直接导致上下两触点在接触时,产生较大的接触电阻,从而可能对测量所得数据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差,造成控制的错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非接触式连接的用于电炊具上的连接通信系统,从而达到使测量所得的数据信号在长期传输过程中不出现误差,提高控制准确性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炊具上的连接通信系统,包括通过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连接的机体和基座,所述机体内设有上控制电路板,所述基座内设有下控制电路板,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上发射接收装置,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下发射接收装置,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通过导线与上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下发射接收装置通过导线与下控制电路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和下发射接收装置是配对传输信号的红外线通信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机体的底壳上,所述下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基座的顶壳上,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和下发射接收装置的位置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机体的上连接器上,所述下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基座的下连接器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和下发射接收装置是配对传输信号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为直插式结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通过导线与下控制电路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功能按键为触摸式控制面板或者是按键式控制面板或者是贴膜式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以无线电信号或红外线信号的非接触式信号传输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触点的氧化而导致产生较大的接触电阻后,从而可能对测量所得数据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差,造成控制的错误问题。同时,由于采用直插式结构的电连接器,机体与基座的位置因为不能进行旋转而相对位置固定,当机体与基座采用无线电传输信号的设计方案时,发射接收装置可分别作为美观装饰物,灵活地设置在机体与基座上的任何位置,优化了产品的外观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电热水壶上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电热水壶上后的外观示意图。
图中零件标记说明:
1-基座、2-机体、3-发热体、4-感应装置、5-密封圈、6-上控制电路板、7-上发射接收装置、8-下发射接收装置、9-功能按键、10-下控制电路板、11-下连接器、12-上连接器、13-手柄、14-煲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1、机体2、发热体3、感应装置4、密封圈5、上控制电路板6、功能按键9、下控制电路板10和显示装置,发热体3设置在机体2的内部并将机体2分隔成上下两部分,感应装置4及上控制电路板6都设置在机体2的下半部分内,感应装置4设置在发热体3的下表面,密封圈5卡合在发热体3的边沿,发热体3与感应装置4分别通过导线与上控制电路板6相连,下控制电路板10设置在基座1的内部,功能按键9与显示装置分别设置在基座1的上面(显示装置与功能按键9还可分开进行设置,即其一设置在机体2上,另一设置在基座1上),功能按键9与显示装置分别通过导线与下控制电路板10相连。机体2的底壳上还设置有上连接器12,基座1的顶壳上并与上连接器1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下连接器11,上连接器12通过导线与上控制电路板6相连,下连接器11通过导线与下控制电路板10相连,基座1与机体2之间通过下连接器11与上连接器12的相互配合连接来实现电源的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2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