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伞的巢杆活动连接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2959.5 | 申请日: | 200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1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庄春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春益 |
主分类号: | A45B25/06 | 分类号: | A45B25/06;A45B2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张皋翔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晴雨伞,尤其是一种伞的巢杆活动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普通结构伞或自动结构伞的基本结构大体相同,它们都有一由设置在伞杆端头的上巢、穿置在伞杆上的下巢、通过绑线分别与上巢、下巢铰连接的长骨、短骨构成伞架。凭借下巢可在伞杆的滑动和长骨、短骨与上巢、下巢的铰连接,伞架可以轻松收合或展开,以方便人们的使用和收藏。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发现,无论是传统结构伞、还是现代自动结构伞,用于长骨、短骨与上、下巢间装配连接的绑线通常为金属丝,金属丝首尾缠绕连接后成为一外凸缠绕端。这种连接方式,不仅金属丝在巢与杆上穿置不易、装配复杂,且外露于巢体的金属丝外凸缠绕端容易伤及操作者手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伞的巢杆活动连接机构。它不仅装配方便,且无金属丝外凸缠绕端可能伤及操作者手指的隐患。
这种伞的巢杆活动连接机构,包括:周壁间隔开设有嵌入槽的巢体和设有伞骨插入孔的伞骨连接件,伞骨连接件的一端为可插入巢体嵌入槽的扁状体端。
这种伞的巢与杆连接机构特点是:
所述巢体的各嵌入槽两内侧槽壁设有对称的凸头;
所述伞骨连接件的扁状体端两侧面设有与嵌入槽两内侧槽壁凸头相应的凹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所述伞骨连接件扁状体端两侧面对称设有可供嵌入槽两内侧槽壁凸头顺利滑入凹孔的导入浅槽,导入浅槽的一端从扁状体端侧边沿起始,另一端与凹孔相连。
所述凸头为球形凸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
这种伞的巢杆活动连接机构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合理,它巧妙地利用设置在巢体嵌入槽两内侧槽壁凸头与伞骨连接件扁状体嵌入端两侧凹孔的嵌入配合,实现了伞骨连接件与巢体的活动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不仅取消了金属丝的穿置操作,方便了伞骨架的装配,且消除了金属丝外凸缠绕端可能伤及使用者手指的隐患。本伞的巢杆活动连接机构适用于伞的上、下巢体与伞骨间的连接装配。
本实用新型伞的巢杆活动连接机构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伞的巢杆活动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伞的巢杆活动连接机构包括:周壁间隔开设有嵌入槽11的巢体1和设有伞骨插入孔21的伞骨连接件2。
所述巢体1的各嵌入槽11两内侧槽壁设有对称的球形凸头12;
所述伞骨连接件2的一端为可插入巢体嵌入槽的扁状体端22,扁状体端22两侧面设有与嵌入槽11两内侧槽壁球形凸头12相应的凹孔23。扁状体端22两侧面对称设有可供嵌入槽11两内侧槽壁球形凸头12顺利滑入凹孔23的导入浅槽24,导入浅槽24的一端从扁状体端22侧边沿起始,另一端与凹孔23相连。
凭借伞骨连接件2的扁状体端22两侧面对称的导入浅槽24与巢体1各嵌入槽11两内侧对称球形凸头12的配合,可方便将伞骨连接件2的扁状体端22顺利导入巢体1的嵌入槽11直至球形凸头12滑入凹孔23。插置在巢体1嵌入槽11内的伞骨连接件2可绕球形凸头12转动,完全可达到伞骨架的装配和使用要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春益,未经庄春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2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库事务粒度同步方法
- 下一篇:电网公共信息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