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XFP模块的慢启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32316.0 | 申请日: | 2009-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412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任礼霞;夏京盛;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7/687 | 分类号: | H03K17/68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xfp 模块 启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小型化热插拔光收发一体模块(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Transceiver,简称SFP)的慢启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XFP(10 Gigabit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简称XFP)模块的慢启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通讯行业都在进行着光进铜退的动作。而在光通讯系统的传输过程中,系统主板上所采用的光模块的速率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155M到今天主流的10G才用了近10年的时间。在XFPMSA多元协议要求XFP模块必须具有低功耗工作模式,即当系统不需要此模块工作时,模块虽然在位,但是不进行正常的通讯,系统仍然可以通过I2C总线对模块进行访问。这就要求在系统发出P_DOWN低功耗命令后,模块的功耗越小越好,这样对系统的影响也越小。现有技术的XFP模块慢启动电路中,位于P_DOWN信号后直接连接一个电阻到控制开关的控制脚,这样,在P_DOWN信号有干扰时容易造成误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用于XFP模块的慢启动电路。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XFP模块的慢启动电路,包括:一上拉电阻R1、一限流电阻R2、一平滑控制电容C1、一P型场效应管和一正电源Vcc,P_DOWN信号通过上拉电阻R1连接到所述正电源Vcc,所述限流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P_DOWN信号,另一端连接所述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G,该栅极通过所述平滑控制电容C1连接到所述正电源Vcc,所述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S连接到所述正电源Vcc,所述P型场效应管的漏极D输出端连接模块电源。
所述上拉电阻R1、限流电阻R2和平滑控制电容C1的取值范围分别是:上拉电阻R1为4.7kΩ~51kΩ;限流电阻R2为0.1KΩ-10KΩ;平滑控制电容C1为0.01uF-10uF;所述正电源Vcc为3.3V。
由于上述电路中,P_DOWN命令发出后,设计一个P型场效应管开关电路来管理模块除了单片机以外的其他电源。当P_DOWN处于低电平状态时,模块正常工作;当P_DOWN为高电平时,模块则处于低功耗状态,这样就能保证模块的功耗尽可能小的优点。该种慢启动电路成本低,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用于XFP模块的慢启动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用于XFP模块的慢启动电路,包括:一上拉电阻R1、一限流电阻R2、一平滑控制电容C1、一P型场效应管和一正电源Vcc,XFP模块中金手指管脚中的P_DOWN信号通过上拉电阻R1连接到正电源Vcc,限流电阻R2的一端连接P_DOWN信号,另一端连接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G,该栅极通过平滑控制电容C1连接到所述正电源Vcc,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S连接到正电源Vcc,P型场效应管的漏极D输出端连接模块电源。上拉电阻R1、限流电阻R2和平滑控制电容C1的取值范围分别是:上拉电阻R1为4.7kΩ~51kΩ;限流电阻R2为0.1KΩ-10KΩ;平滑控制电容C1为0.01uF-10uF。正电源Vcc为3.3V。
模块正常工作时,P_DOWN的工作电平为低,接近或等于参考地。平滑控制电容C1的一端接高电平Vcc,另一端电平为低。当系统需要置正常工作状态中的XFP模块于低功耗状态时,P_DOWN的电平会转变为高,接近或等于Vcc。而平滑控制电容C1两端的压降不能瞬时变化,而与其连接的P型场效应管栅极G的电压缓慢升高,P型场效应管缓慢关断,从而使XFP模块电源的供电关断不会受到冲击。
当系统再需要解除XFP模块的低功耗状态时,P_DOWN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由于此前低功耗状态中的平滑控制电容C1的一端接高电平Vcc,另一端电平也为高。平滑控制电容C1两端压降不能瞬间变化,P型场效应管栅极G的电平缓慢变低,P型场效应管缓慢导通,避免了模块上电的冲击,实现慢启动功能,大大减小了启动时的浪涌电流,模块电路不会受到冲击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2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