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电容麦克风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32249.2 | 申请日: | 200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617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颜毅林;葛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9/04 | 分类号: | H04R1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麦克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电容麦克风,尤其涉及一种微机电麦克风。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的发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越来越多,用户对移动电话的要求已不仅满足于通话,而且要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通话效果,尤其是目前移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的通话质量更显重要,移动电话的麦克风作为移动电话的语音拾取装置,其设计好坏直接影响通话质量。
而目前应用较多且性能较好的麦克风是微电机系统麦克风(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 Microphone,简称MEMS),相关技术中,都是背板位于振膜与基底之间,这样制造工艺复杂,且批量生产成本大,且振膜与背板容易吸附在一起。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硅电容麦克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了制造工艺的难度,批量生产成本低的硅电容麦克风。
根据上述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硅电容麦克风,包括设有空腔的基底、与基底相连的支撑层,设置在支撑层上的背板和振膜,背板与振膜相对设置,分别与背板和振膜耦合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背板上设有声孔,所述振膜位于基底和背板之间,在所述背板与振膜之间设置有防吸附装置。
优选的,所述防吸附装置为设置在背板与振膜相对的平面上的第一凸起
优选的,所述防吸附装置为设置在振膜与背板相对的平面上的第二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振膜在基底和背板之间,所以降低了工艺难度,减少了工艺步骤,降低了批量生产的成本;同时由于背板上有凸起,防止了背板和振膜吸附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实用新型提供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硅电容麦克风1包括设有空腔16的基底11,与基底11相连的支撑层14,设置在支撑层14上的背板13和振膜12,背板13与振膜12相对设置,背板13上设有声孔131,振膜12位于背板13与基底11之间,硅电容麦克风1还包括与背板13耦合的第一电极(未图示)和与振膜耦合的第二电极(未图示)。
其中,背板13与振膜12之间设有防背板13与振膜12吸附在一起的防吸附装置。该防吸附装置可以是设置在背板13与振膜12相对的平面上的都可以凸起132。该第一凸起132可以防止振膜12与背板13吸附在一起。防吸附装置还可以是设置在振膜12与背板相对的平面上的第二凸起(未图示),还可以是分别设置在振膜12或背板13上的凹槽。
振膜12可以为圆形或矩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无论上述哪种实施方式,振膜12都可以采用多晶硅材料。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22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起重机双刹车电动葫芦控制器
- 下一篇:多用手电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