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油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1706.6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0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森科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油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是涉及废油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原料、特别是油料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关键组成部分,每年都必须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以及时间进行原油开采、运输、加工。即使如此,原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正日趋枯竭,造成能源危机。
化工油料中,相当一部分是作为机器运作所必需的润滑油来使用,使用后成为废油并被丢弃或进行回收。比如我国每年消耗废润滑油及其他废油600万多吨,这些废油除了含有添加剂,也可能含有机械传动所磨损产生的金属、未燃烧的燃料、由不完全燃烧的燃料中产生的多环芳烃、微粒以及水。在我国,废油被列为危险物,这些废油在回收后被当作符合标准的恢复燃油(RFO),在大型煤或石油火力发电站,工业锅炉里燃烧,这些废油的燃烧含有金属污染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等,这些典型的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现有技术对废油的处理一般采用比较传统的处理工艺,其中的处理步骤包括:把废油倒到油罐中进行沉淀,除去大颗粒状杂质,利用水和油比重不同除去废油里面的水分;然后将去除水分的废油加到酸洗罐中进行酸洗;再将酸洗后的废油放到一个带碱性的罐中中和,最后使用活性漂白土进行脱色。此工艺在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刺激性的二氧化硫气体、大量酸渣及碱渣,而这些酸渣及碱渣对土壤的破坏极大。目前是对这些酸渣及碱渣使用深埋法进行处理,但深埋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对土壤的破坏问题。此外二氧化硫会严重刺激人的呼吸系统,如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危害较大。而且,通过上述生产加工得到的油产品仍无法达到国家标准规定,长期存放也会使这些油重新被氧化,颜色也会进一步加深。
与上述方法相类似的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文献CN1624093A所公开的废油再生工艺及生产装置,其工艺步骤具体如下:1.除去废油里面大部分的游离水和固体颗粒及重金属杂质等;2.将除杂后的油输入脱水装置中,并在脱水装置中加入破乳剂,经搅拌后使油液组分里油包住小水滴,形成游离水,再除去游离水;3.将除水后的油液组分输入切割器中,并加热到450℃高温,对油催化裂化;4.将催化裂化后的油液经过精分馏,从而得到成品产品。
此外,中国专利文献CN2179873Y中公开的一种矿物油废油净化再生装置,其工艺步骤包括:进油→粗过滤→加热→真空脱水→静电净化→精过滤→真空保护→定量加油的无酸处理方法。采用了间隙式管路加热结构,并列的双静电箱处理结构及抽真空结构,红外传感器液位定量控制机构,控制系统采用微型计算机自动控制。
另外根据近年来的技术发展,将废油加工成可利用的油工艺还包括以下方式:
中国专利文献CN1177624A公开的从废油再生燃料油装置和方法,其设备装置包括:1.热裂化装置,用来裂化高沸点(400℃左右)的烃物料使其成为较轻的低沸点物质,从而在粘性物质中分离烃蒸汽产物;冷凝器/换热器用来冷凝烃蒸汽成为液态烃。使用燃料稳定设备,用化学方法来处理冷凝物,从而得到油产品和固体沉淀物。再使用精处理设备,通过物理方式除去固体沉淀物,从而得到高质量的燃料油。
另外中国专利文献CN1326498A公开的废油处理方法,其方法及特点如下:1.废油蒸馏,用以除去低沸点的有机馏分,再通过脱水装置使油干燥;2.在真空条件下用170-385℃的高温来蒸馏干燥过的废油,使燃料油和柴油组分以有效利用价值的燃料油形式分离;3废油在高温蒸馏后的残留物,在高真空环境下借助薄层蒸发进行精细蒸馏,从而获得标准粘度范围的润滑油馏分。
然而上述的各现有技术,一方面成本太高、处理速度过慢、效率过低、需要高温或真空工艺,另一方面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废油再生处理带来的技术和环保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油处理系统,可快速、可靠、环保地对废油处理进而得到高质量的油产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废油处理系统,包括:对废油进行油、水、渣初步分离的初步分离装置;对废油进行脱色的脱色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初步分离装置与脱色装置之间的芯膜分离装置,所述芯膜分离装置包括:过滤废油的芯膜,所述芯膜包括通过油分子而排斥水分子及固体分子的聚合层。
其中,所述芯膜分离装置内压力为100PSI~250PSI之间,优选为150PSI。
其中,包括接于所述初步分离装置与芯膜分离装置之间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输出温度为65度~90度之间,优选为8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森科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森科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1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和淋浴花洒配套使用的单向保压节流器
- 下一篇:玉石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