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硅油减振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31659.5 | 申请日: | 2009-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7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卢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173 | 分类号: | F16F15/17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阳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 地址: |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硅油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硅油减振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柴油机硅油减振器。
背景技术
曲轴是一种扭转弹性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振频率。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经连杆传给曲柄销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周期性变化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的激力作用在曲轴上,引起取拐回转的瞬时角速度也呈周期性变化。因飞轮转动惯量比较大所以基本可以看做是匀速。这样,曲拐形成相对飞轮的扭转摆动,当激力频率与曲轴自振频率成整数倍时,曲轴扭转振动便因共振而加剧。这将使发动机受到损伤,定时齿轮或链条磨损增加,严重时甚至将曲轴扭断。
现在常用的车用扭振减振器包括橡胶减振器及硅油橡胶复合式减振器等。
橡胶减振器主要由轮毂、橡胶圈和减振体三部分组成。轮毂与曲轴连接,减振体与轮毂粘结在硫化橡胶层上。橡胶减振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制造容易,在汽车上广泛应用。但其阻尼作用小,一般不能满足最佳参数匹配的要求;且橡胶的弹性和阻尼随温度变化较大,性能不稳定,故在大功率发动机上较少应用。
硅油橡胶复合式减振器结合了橡胶减振器和硅油减振器的结构和优点,但其结构复杂,加工困难,成本高,应用不是很广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柴油机硅油减振器,解决现有重型柴油机曲轴的振动问题。以改善曲轴的扭转特性,减弱曲轴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油机硅油减振器,由轮毂、密封外壳、减振体组成,轮毂固定在曲轴前端,所述的轮毂中心前端是固定在曲轴连接部分,所述的轮毂的外沿是密封外壳并与轮毂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减振体浮动地装在密封外壳中,两者之间具有很小的间隙取值0.4--0.7mm为好,其中充满了高粘度的特殊粘液-有机硅油。硅油减振器的硅油粘度、惯量、硅油间隙等能较好的控制,制造一致性较好,而且硅油粘度的选择范围比较大,随温度变化较小,性能稳定,减震效果强于橡胶减振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周边间隙较佳取值0.5--0.7mm;有机硅油浓度为0.1~2.0m2/s。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由于采用减振体浮动地装在密封外壳中,两者之间具有很小的间隙取值0.4--0.7mm,其中充满了高粘度的特殊粘液-有机硅油。因此改善了扭振特性,降低了曲轴最大应力,使整个扭转振幅减小,避免了发动机常用转速出现共振,总之大大减弱了发动机曲轴的扭振,克服了因曲轴扭振而引起的发动机性能恶化,磨损加剧,气缸偏磨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曲轴扭振系统计算,采用充入适当型号硅油的扭振减振器减振性能良好,质量和溶剂均比较少。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柴油机硅油减振器构造剖视图。
图中:1.减振体、2.密封外壳、3.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柴油机硅油减振器,包括轮毂3、密封外壳2、减振体1组成,所述的轮毂3中心前端是固定在曲轴连接部分,所述的轮毂3的外沿是密封外壳2并与轮毂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减振体1浮动地装在密封外壳中,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周边间隙,其中充满了有机硅油。所述的周边间隙取值0.4---0.7mm;有机硅油浓度取值为0.1~2.0m2/s。同时硅油减振器的硅油粘度、惯量、硅油间隙等能较好的控制,制造一致性较好,而且硅油粘度的选择范围比较大,随温度变化较小,性能稳定,减震效果明显。
进一步的,所述的周边间隙较佳范围取值0.4--0.7mm;有机硅油浓度为0.1~2.0m2/s。
柴油机硅油扭振减振器安装在发动机的曲轴前端。轮毂与曲轴前端固定安装。当曲轴发生扭转振动时,带着密封外壳一起运动,而转动惯量很大的减振体基本上是匀速运转,于是两者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使硅油受减切,产生各油层之间的相对滑动,摩擦生热而消耗振动的能量,从而减小了扭振振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1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液滴蒸发速率的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万向节辊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