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燃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1255.6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711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双南方;廖银生;张永年;王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8 | 分类号: | F02M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燃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发动机供油领域,尤其涉及发动机中的电动燃油泵。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离不开燃油,而燃油存储在油箱里,现有技术中将燃油供给给发动机一般是通过燃油泵的抽取来实现,常用的燃油泵为电动燃油泵,所述燃油泵底部与油箱底部靠接,并且在燃油泵的底部设置有开口,由于连通器原理,所述邮箱中油的液面与燃油泵中油的液面平齐,故在正常行驶的情形下,所述燃油泵能保证在油箱有油的情况下进行抽取并提供给发动机,但是在车辆爬坡时,油聚集在远端,当驾驶员错误估算油量而长时间爬坡时就会容易出现供油不足而产生危险,尤其是大油箱的越野车爬大坡度的坡时,这样当油箱内还有大量油时就会出现吸不到油的现象,这很大了影响了车辆的安全性和顾客对车辆的满意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在爬坡时会出现吸不到油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远端吸油的电动燃油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动燃油泵,包括:与油箱连通的储油桶、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并对燃油进行增压的泵芯、以及对燃油进行过滤并将燃油输送给发动机的滤清器,所述泵芯输入口与储油桶管路相连,其中,所述泵芯输出口与滤清器通过三通阀相连,所述电动燃油泵还包括具有低压端、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虹吸阀,所述虹吸阀的低压端与三通阀相连,所述虹吸阀的输入端连接到油箱的车辆前后方向后侧底部,所述虹吸阀的输出端与储油桶相连。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在泵芯和滤清器之间设置了三通阀,同时将三通阀与虹吸阀的低压端相连,由于从三通阀流向虹吸阀的燃油为高压燃油,故其流速很快,其在流动过程中带走了虹吸阀中的空气,并在虹吸阀的低压端形成低压,从而使得虹吸阀能从输入端吸入燃油并在输出端排出,又由于虹吸阀的输入端连接到油箱车辆前后方向后侧的底部,这样在车辆爬坡时,只要油箱内有燃油,虹吸阀都能将油箱中的燃油吸入,从而输送给储油桶,并供给给发动机使用,从而实现了远端吸油的功能,减少了行车时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电动燃油泵的原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虹吸阀的管路剖视图;
图3为储油桶、副油箱和油箱在安装状态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出的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燃油泵的原理示意图,一种电动燃油泵,包括储油桶6、泵芯4、三通阀3、滤清器2和虹吸阀8,所述储油桶6与油箱7相连,具体的,在储油桶6底部设置有一个缺口(图中未视出),由于连通器原理,确保储油桶6之中燃油的表面高度等于油箱7中燃油的表面高度,所述泵芯4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泵芯4的输入口与储油桶6管路相连,所述泵芯4将储油桶6中的燃油抽出,同时对燃油进行增压,并得到高压燃油,所述泵芯4的输出口与滤清器2通过三通阀3相连,所述滤清器2对燃油进行过滤,所述三通阀3为本领域常用的三通阀3,其包括三个端子,其中两个端子分别与泵芯4、滤清器2相连,第三端子则与虹吸阀8相连,具体的,所述虹吸阀8也包括三个端子,分别为低压端81、输入端82和输出端83,所述三通阀3的第三端子与虹吸阀8的低压端81相连,具体是通过管路相连。所述虹吸阀8的输入端82与油箱7相连,如图同时为了使在上坡状态下也能吸到燃油,如图3所示,X方向为车辆的前进方向,所述输入端82通过管道连接到油箱7的车辆前后方向后侧的底部。所述虹吸阀8的输出端83与储油桶6相连,从而使得虹吸阀8吸出的油供储油桶6使用,为了进一步保证虹吸阀8的有效工作,所述虹吸阀8的输出端83高于储油桶6中燃油的液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12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