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1119.7 | 申请日: | 200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小光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宋湘红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监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监测物体内部状况的内视镜。
背景技术
内视镜是一种使用于人眼睛无法监测及监看困难的位置场所,或者水深人手不易到达的地方实施监测内部结构的装置。例如,在机器的常规维护工作中,经常需要了解机器内部的情况,而对于封闭且较为庞大或是拆卸困难的机器,其内部的检测工作是极其耗时麻烦的,这也无疑增加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而内视镜正好克服了这样的困难,使机器内部的检测工作变得便捷简单。目前,常用的内视镜普遍较短,这使内视镜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比如对于大型机器而言,镜头就无法伸入到机器内部深处,但如果内窥镜主体过长,又浪费材料且收放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内视镜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伸入到机器内部深处的内视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头部、手柄、手柄后端的USB连接线,所述头部包括外壳铝管、设置于外壳铝管前端的透明盖、设于外壳铝管内的镜头和镜头电路板,在所述手柄内设有手柄电路板,在手柄上设有手柄盖和按扭,所述头部通过软管与手柄连接,所述外壳铝管的后端通过软管连接头与软管的前端相连,软管的后端通过软管连接头、连接铝管与手柄前端相连,在软管内设有镜头电路板连接线。
作为较佳方案,在所述外壳铝管前端内壁设有卡槽,所述透明盖位于卡槽内并在其后面设有防水圈;在所述外壳铝管后端内壁攻有螺纹,所述软管连接头的外部攻有螺纹,内部设有通孔,在软管连接头的螺纹后端套有防水圈,外壳铝管的后端与软管连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并加有胶水,所述软管的前端与软管连接头的通孔过盈配合并加有胶水。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头部具有良好的密封和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软管连接其头部与手柄使内视镜变长,从而有效解决了由于内视镜较短而带来的缺陷,并且收放自如。而当监测场所有水或是其它液体时,内视镜采用防水圈结构有效地防止了液体进入内视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外观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图1中头部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头部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吸铁装置的分解图。
图7是图1中头部的前端和后端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内视镜的头部19包括外壳铝管3,外壳铝管3的前端安装有透明盖1,外壳铝管3中依次安装有镜头4和镜头电路板5,外壳铝管3的后端通过软管连接头7与软管9的前端相连;软管9的后端则通过软管连接头10、连接铝管11与手柄的前端相连,软管9内设有镜头电路板连接线8。从图1和图2可见,手柄分为手柄前部12和手柄后部16,手柄前部12内安装有手柄电路板13,手柄前部12上设有手柄盖14和按扭15,手柄前部12用于控制镜头灯由暗到亮以及照相达到监测目的,手柄后部16的后端设有端盖17,由端盖17处引出的USB连接线18连接电脑达到显像目的。
参见图3和图8,在所述铝管3的前端内壁设有卡槽,透明盖1位于卡槽内并在其后面设有橡胶防水圈2,透明盖1的材质为PC料,挤压后有一定的弹性,透明盖1挤压防水圈2从而达到防水目的;在外壳铝管3的后端内壁攻有螺纹,软管连接头7的外部攻有螺纹其内部是通孔,在软管连接头7的螺纹后端套有橡胶防水圈6,外壳铝管3的后端与软管连接头7通过螺纹连接并加胶旋紧之后挤压防水圈6,从而达到防水目的;软管9前端与软管连接头7的通孔过盈配合并加有胶水。
参见图1和图2,软管9的后端的软管连接头10也是外部攻有螺纹内部是通孔,软管9的后端与软管连接头10的通孔过盈配合并加有胶水,连接铝管11的前后端内壁攻有螺纹,手柄前部12的前端攻有外螺纹,连接铝管11与软管9后端的软管连接头10和手柄前部12通过螺纹连接。
参见图5和图6,在头部的外部还可以设一个吸铁装置,它包括可以套在头部19上的吸铁支架套23,插装在吸铁支架套23上的铁轴22、固定在铁轴22另一端的吸铁套21及装在吸铁套21内的磁铁20。这个装置用于内视镜在监测物体内部时吸附物体内部的磁性金属物。
另外,在所述镜头4上还可贴有泡棉圈片,用以阻绝投射灯光的反折射所造成的光晕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小光,未经梅小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1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