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毁瓶防伪盖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31095.5 | 申请日: | 2009-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531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廖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方 |
| 主分类号: | B65D49/12 | 分类号: | B65D49/12;B65D51/18;B65D47/36;B65D3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34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是一种装酒或饮料的容器的瓶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防伪瓶盖存在如下问题:(1)无毁瓶功能,结构比较单一、防伪不彻底,造假者可回收瓶子制假。(2)有毁瓶功能的瓶盖,需要其他工具(如钥匙)的辅助,开启麻烦。(3)现有瓶塞倾倒液体时勾液或流量太大易导致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瓶盖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启简单安全、毁瓶彻底、可控制液体的流量和避免勾液现象的防伪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毁瓶防伪盖,由盖板、密封盖、防撬连接螺栓、控流出酒塞和瓶口组成。其特征是:盖板与瓶口通过防撬连接螺栓连接,防撬连接螺栓前端为攻牙螺纹,中间有一环形凹槽折断点。
所述的毁瓶防伪盖,在瓶口上部外壁最薄处设一易毁防伪孔。
所述的毁瓶防伪盖,在防撬连接螺栓前端为攻牙螺纹,中间有一环形凹槽折断点,尾端设一凹槽。
所述的毁瓶防伪盖,盖板上部有一扳开缺口,在外壁有一螺纹孔。
所述的毁瓶防伪盖,在密封盖上部有数个防滑环形凸圈,在下部有一环形密封柱。
所述的毁瓶防伪盖,控流出酒塞为一种导流及控流的瓶塞,出酒通道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控流孔的控流挡片,上部设一防勾酒环状凸台,在下部外层表面设多个环形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毁瓶彻底、装配与开启都简单易行,可控制液体倒出速度,因其相对加长了瓶口及设有防勾酒的环状凸台,故不会出现勾液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撬连接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控流出酒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控流出酒塞的立体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瓶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控流出酒塞装配到瓶口上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盖板装配到瓶口上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开启状态一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开启后的示意图。
图中1:盖板,1-1:扳开缺口,1-2:螺纹孔;2:密封盖,2-1:防滑环形凸圈,2-2:环形密封柱;3:防撬连接螺栓,3-1:攻牙螺纹,3-2:折断点,3-3:凹槽;4:控流出酒塞,4-1:控流孔,4-2:防勾酒环状凸台,4-3:环形密封圈;5:瓶口,5-1:易毁防伪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毁瓶防伪盖,由盖板、密封盖、防撬连接螺栓、控流出酒塞和瓶口组成。盖板1上部有一扳开缺口1-1,在外壁有一螺纹孔1-2。密封盖2上部有数个防滑环形凸圈2-1,在下部有一环形密封柱2-2。防撬连接螺栓3前端为攻牙螺纹3-1,中间有一环形凹槽折断点3-2,尾端设一凹槽3-3。控流出酒塞4为一种导流及控流的瓶塞,出酒通道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控流孔4-1的控流挡片,控流孔4-1的大小可根椐需要设计从而达到有效的控流效果,上部设一防勾酒环状凸台4-2,在下部外层表面设多个环形密封圈4-3。瓶口5上部外壁最薄处设一易毁防伪孔5-1。
装配时,将控流出酒塞4压到瓶口5内,控流出酒塞4的环形密封圈4-2与瓶口5内壁密封。再将密封盖2压到控流出酒塞4上,通过环形密封柱2-2与防勾酒环状凸台4-1过盈配合而密封,如图7。然后将盖板1的螺纹孔1-2对准瓶口5易毁防伪孔5-1的位置压到瓶口4上。将防撬连接螺栓3插到瓶口5易毁防伪孔5-1内,用螺丝刀插到防撬连接螺栓3尾端的凹形槽3-3上将防撬连接螺栓3前端攻牙螺纹3-1拧到盖板1螺纹孔1-2内,最后将防撬连接螺栓3在易断点3-2处扳断,使防撬连接螺栓3前半截留在瓶口5与上盖1内,从而将上盖1与瓶口5连接,如图8。
开启时,手指伸入上盖1的扳开缺口1-1与瓶口5空隙中向上提,此时盖板1带动防撬连接螺栓3向上撬起把瓶口5上的易毁防伪孔5-1周围撬断,如图9。再向上提密封盖2上部的防滑环形凸圈2-1,使密封盖2脱离控流出酒塞4,而控流出酒塞4保留在瓶口5上,如图10。倾倒液体时,通过控流孔3-1达到控流功能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方,未经廖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1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