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信号传输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31072.4 | 申请日: | 2009-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0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邓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奕东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 | 分类号: | H01R13/65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罗伯硕 |
| 地址: | 52312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传输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传输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吸收磁波的高频信号传输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一般电子设备间的讯号传输过程中,大多必须通过传输连接器以连接至少二讯号传输线,一般传输连接器的一输出端的两相邻输出端子间距较大,且一般的传输讯号是以低频讯号为主,所以两相邻输出端子间的电磁波干扰不太明显。但是,随着讯号传输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高频讯号传输已成为许多电子产品的基本功能,随着电子装备逐渐朝微小型化发展的趋势,使得传输连接器也逐渐朝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传输连接器的输出端子间的间距也相对缩小。但是,在端子间距缩小而所传输讯号频率提高的情况下,相邻端子间极易产生电磁波辐射干扰的现象,尤其在一些传输高频视讯资料与网络通讯传输的传输线与连接器之间产生电磁波辐射干扰的现象,虽然目前的高频传输线内部都具有接地线设计,但是,在传输线与连接器焊接处,以及位于传输连接器中的输出端子间却通常无任何电磁屏蔽的设计,所以,相邻端子间通常会受彼此传输的高频讯号产生的电磁波干扰,而产生串音现象,进一步影响讯号传输的品质。因此,如何解决高频讯号传输连接器各端子间的电磁波干扰,一直是高频讯号连接器在发展上急待解决的问题,人们迫切希望一种可吸收磁波的高频信号传输连接器问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连接器,这种信号传输连接器能解决高频讯号传输连接器各端子间的电磁波干扰问题,从而提高信号传输连接器的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信号传输连接器,包括一输出端子座、多个与所述输出端子座电连接的传输导线,所述输出端子座包括一中空第一壳体、一组装于第一壳体中且具有多个贯穿其前后相反侧面的第一传输孔的第一绝缘块、多个分别插设于第一传输孔中并往后延伸出第一壳体的输出端子,传输导线分别与输出端子后端部电连接,将信号传送至输出端子,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组装于所述输出端子座上的吸磁件、一包覆于传输导线与输出端子座间的绝缘套,可吸收输出端子产生的电磁波的吸磁件设置于第一壳体后侧面,吸磁件具有多个贯穿其两相反侧面且分别对应套置于输出端子上的套接孔。
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一与所述传输导线电连接的接收端子座,所述接收端子座包括一中空第二壳体、一组装于第二壳体中且具有至少一贯穿其前后相反端面的第二传输孔的第二绝缘块、多个分别插设于第二绝缘块中并延伸入第二传输孔内的接收端子,多个接收端子分别与传输导线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一包覆于传输导线与输出端子座间而使输出端子座相对定位的封装块。
所述吸磁件的形状呈薄板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上述结构和形状的信号传输连接器还包括一组装于所述输出端子座上的吸磁件,吸磁件具有吸收电磁波的功能,借助吸磁件,可吸收高频讯号在端子间产生的电磁波,从而降低高频讯号在端子间产生的电磁波,提高信号传输连接器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信号传输连接器,包括前后间隔的一输出端子座1与一接收端子座11、一设置于输出端子座1后端面的吸磁件9、多个电连接于输出端子座1与接收端子座11间的传输导线17、一包覆固定于输出端子座1和接收端子座11与传输导线17间的封装块18、一包覆于封装块18与输出端子座1和接收端子座11的绝缘套19。
所述输出端子座1包括一环状第一壳体2、一组装固定于第一壳体2中的第一绝缘块5、多个分别插装固定于第一绝缘块5中的输出端子7。第一壳体2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具有前、后相向地套置于第一绝缘块5前、后半部上,并相组接的一环状前壳部3与一环状后壳部4。第一绝缘块5具有多个贯穿其前、后两相反侧面的第一传输孔6,输出端子7分别插设于第一传输孔6中,且每一输出端子7具有一往后延伸穿出第一传输孔6与后壳部4的A焊接段8。
所述吸磁件9呈薄板状,且具有多个贯穿其前、后两相反侧面,而分别用以对应套设于输出端子7的A焊接段8外的套接孔10,吸磁件9的厚度小于A焊接段8的长度,所以,输出端子7的A焊接段8末端部会往后穿出吸磁件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奕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奕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10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免排建筑垃圾空心墙体组合模具
- 下一篇:具有保护机制的闪光灯控制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