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轮滑行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1021.1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7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孙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继华 |
主分类号: | B62D57/024 | 分类号: | B62D57/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544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行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滚动行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滑行器。
(二)背景技术:
目前的各种滑行器,采用了多种滚轮排列方式;有为了增加滑行器的横向稳定性而采用的双排四轮式,有为了增加纵向平稳过渡能力而采用的单排多轮式等。但都由于未能增加轮径高度提高滑行器的过垂直墙能力。滑行轮通常安装在踏板下方,而踏板高度的升高会增加对人体足部的扭矩力,相应增加了足部受到扭伤的风险;所以踏板的高度受限使滑行器的轮径高度也受到相应的限制,对滑行器来说,较为重要的过垂直墙能力也因此一直受到踏板高度的制约,未能得到提高。在过垂直墙对,前后轮依次翻越同一高度的障碍时,滑行器后轮受到的二次冲击与前轮相同的情况,目前未能得到解决。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径可以高过足踏板,因而有较高过垂直墙能力,同时还具有较高防二次冲击能力的滑行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行器,由踏板(3)、支架(2)、含有轮辐(14)和轮辐蒙皮(13)的斜轮(1)、中间过渡轮(7)、以及连接支架(2)的中心轴(8)等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斜轮(1)倾斜安放在踏板(3)一侧,所述踏板和支架通过中心轴(8)单边悬挂固定在斜轮(1)上,所述过渡轮(7)处于前后两个斜轮(1)中间组成一个触地点处于同一纵向线的滚轮组。
本实用新型可以是两轮结构,也可以是多轮结构。在两轮结构中,由于前面的滚动轮采用倾斜安放在所述踏板(3)一侧的方式,从而可以在不提高踏板高度的情况下,采用高过踏板高度的大直径斜轮(1)来提高所述滑行器的过垂直墙能力。在两个斜轮(1)的中间安放一个垂直过渡轮(7),所述过渡轮(7)通过中心支架(2)与踏板(3)固定,让所述过渡轮(7)与斜轮(1)在因斜轮(1)倾斜而腾出的垂直空间纵向上,相交重叠而互不干涉,使斜轮(1)与过渡轮(7)的相互触地点距离得以更加靠近;从侧面看,所述过渡轮(7)与所述两斜轮(1)的轮弧在纵向上呈相交重叠,从俯视来看,处于纵向中心线上的三个轮子各不干涉,在翻越高过斜轮(1)与过渡轮(7)最高轮弧纵向交叉点的垂直障碍时,过渡轮(7)可以不必从较高障碍的最低处开始翻越,因而障碍对过渡轮(7)和后斜轮(1)的冲击可相应减小。所述斜轮滑行器的过垂直墙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较高垂直墙对后轮的二次冲击可相应减小。增加了所述斜轮滑行器的越障平稳性。
根据上述说明可能看出,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斜轮倾斜安放固定在踏板一侧,可以有效消除踏板因受到对人体足部扭矩力的限制而不能增高,而致使踏板下轮径也受到限制的矛盾,使滑行器的过垂直墙能力得到突破性的提升。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带过渡轮的斜轮滑行器侧视图。
图2为带过渡轮的斜轮滑行器的正视图。
图3是斜轮滑行器的侧视图。
图4是斜轮滑行器的正视图。
其中;(1)为斜轮,(2)为支架,(3)为踏板,(4)为轮圈,(7)为过渡轮,(8)为中心轴,(13)为蒙皮,(14)为轮辐。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对实施例之一进行具体说明。该实施例为一个斜轮滑行器,由轮圈(4)、轮辐(14)、蒙皮(13)、斜轮(1)、支架(2)、踏板(3)、中心轴(8)、过渡轮(7)构成。将高过踏板(3)的两个斜轮(1)倾斜安放在踏板(3)一侧,将踏板(3)的支架(2)与斜轮(1)的中心轴(8)固定相连。斜轮(1)采用具有一定横向厚度的轮辐(14)以应对斜轮(1)的横向受力,在轮辐(14)外加蒙皮与轮辐(14)成整体,起到防止轮辐(14)变形的牵拉作用,在两个纵向紧靠的斜轮(1)触地中间线上,加装一个垂直安放在踏板(3)下面的过渡轮(7),让过渡轮(7)的轮弧与斜轮(1)的轮弧从侧面看在纵向上相交重叠,作俯视看,三轮各不干涉。以减小高于轮弧交叉点的垂直障碍对后面斜轮(1)的二次冲击。增加所述斜轮滑行器的通过能力和平稳越障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继华,未经孙继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10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式标签收卷机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涂敷工序NMP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