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30831.5 | 申请日: | 2009-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3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伟;孟凡生;贺萍;董铸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D29/58 | 分类号: | B01D29/58;B01D39/20;F01M11/00;F01M11/0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李姝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油滤清器,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机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机油滤清器是用于净化发动机机油的装置,其可以去除机油中的金属颗粒、胶状物质及其他杂质。传统的机油滤清器一般采用过滤膜滤除机油中的杂质颗粒,减少杂质颗粒对发动机零部件的磨损。
然而,传统的机油滤清器并不能去除机油中机油本身氧化产生的有机酸以及发动机在运行中产生的硫化物等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降低了机油的使用寿命,同时会腐蚀发动机的零部件,增加发动机的油耗以及发动机尾气中源自机油的重金属粒子的含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去除机油中酸性物质的机油滤清器。
一种机油滤清器,其包括至少一个壳体、设于至少一个壳体内部的普通过滤膜及化学过滤膜。至少一个壳体上开设有入口孔和出口孔,机油经入口孔流入壳体内,经过普通过滤膜过滤滤除其中的杂质颗粒,经过化学过滤膜而去除机油中的酸性物质,机油由出口孔流出。
上述机油滤清器通过化学过滤膜与机油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达到去除机油中酸性物质的目的。机油中的酸性物质的去除可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避免酸性物质对发动机零部件的腐蚀,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减少发动机的油耗,降低发动机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实施例一的立体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机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实施例二的立体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机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实施例三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机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机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滤清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机油滤清器10为轴向单级式化学机油滤清器,其包括壳体12、设于壳体12内部的化学过滤膜14及普通过滤膜16。
壳体12大体为两端封口的空心圆柱体,其一个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入口孔122及一个出口孔124。
化学过滤膜14与普通过滤膜16均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并同轴环设于壳体12的内部,普通过滤膜16较靠近壳体12的轴线。化学过滤膜14及普通过滤膜16的两端分别贴合于壳体12的两个端面上。
化学过滤膜14可为网状结构,其由碱性物质颗粒通过粘合材料聚集而形成。化学过滤膜14上的网孔大小和分布情况可依据实际使用特性设定,且机油中的杂质可顺利通过化学过滤膜14,而不会引起堵塞或过高的压力。化学过滤膜14上的碱性物质用于将机油中的酸性物质中和成中性盐,从而达到去除酸性物质的目的。碱性物质可为实心或多孔材料,且优选为多孔材料。
化学过滤膜14上的碱性物质的使用量取决于机油中酸性物质量的多少。碱性物质可选自MgO、ZnO或二者的混合物。
普通过滤膜16可用现有的一般过滤材料构成,其用于滤除机油中的金属颗粒及其他杂质。图1中普通过滤膜16为褶曲结构,这样可增大与机油的接触面积,而达到较佳的过滤效果。
请一并参见图2,工作时,带有杂质的机油先从入口孔122进入壳体12,然后,机油及机油中的杂质颗粒穿过化学过滤膜14,化学过滤膜14上的碱性物质中和机油中的酸性物质,接着,机油流经普通过滤膜16而滤除其中的杂质颗粒,最后,洁净的机油从出口孔124流出,如此循环。
可以理解,化学过滤膜14与普通过滤膜16之间可设置一定的间距,机油中的杂质颗粒就不容易堵塞在化学过滤膜14与普通过滤膜16之间,造成过大的压力。
可以理解,可调整化学过滤膜14与普通过滤膜16横截面直径的大小,使化学过滤膜14设置于普通过滤膜16的内侧。
请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机油滤清器30为轴向双级式化学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30大体由两组过滤部件沿轴向连接而成。机油滤清器30包括第一壳体32、设置于第一壳体32内部的第一化学过滤膜34、第二壳体36、设置于第二壳体36内部的第二化学过滤膜38及普通过滤膜40。
第一壳体32大体为两端封口的空心圆柱体,其一个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入口孔322和一个出口孔324。第一壳体32的另一个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入口孔326和若干个出口孔328。第一化学过滤膜34环设于第一壳体32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0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抱枕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夜视效果的陶瓷花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