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刀模折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0666.3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5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肖述明;黄朝阳;刘异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述明 |
主分类号: | B21D11/00 | 分类号: | B21D11/00;B21D11/22;B21D53/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弯刀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生产刀模的电脑弯刀机上的刀模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弯刀机的主要功能是根据输入的CAD图形,将直线刀条弯折成CAD图形一样大小和形状的刀模。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控制软件将图形折分成很多段,每段为一个长度和结束位置需要弯的角度。针对每段,弯刀机利用一运动轴将直线刀条往前送一段长度,再用一个可左右旋转的轴摆动折弯头与刀条挤压形成一定的角度。弯刀机将所有段加工完毕后,就形成了与图形一样大小的刀模。不难看出,刀模折弯装置是电脑弯刀机的核心机构之一。
目前,市场上所见的电脑弯刀机,其刀模弯折机构是通过左右对称、主体连在一起的两根弯折头01组成的联合部件,刀条02插在内模03的中间,通过旋转轴带动折弯头左右摆动来形成刀条的正、负角,如图1a、图1b所示。
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全自动电脑弯刀机采用通用型的折弯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折弯角度时,因弯折的对面有另外一个折弯头存在,与折弯后的刀条严重干涉,不能准确形成各种角度,特别是大角度,所以造成弯刀后修刀的工作量很大。
2)再对具有小长度大角度的异型图形,因对称的弯折头很容易与已经弯折后的刀模相碰,使本已弯好部份的刀模变形。因对具有小长度大角度的异型图形几乎不能弯折,限制了很多刀模不能生产,局限了电脑弯刀机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刀模折弯装置的折弯效率低、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高效、适用性强的刀模折弯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刀模折弯装置,包括固定主板、通过折弯固定座固定于该固定主板上的送料轨道和设于送料轨道前端的内模。所述内模上方的折弯固定座上竖直设有可转动的折弯上轴;对应该折弯上轴下方的固定主板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折弯上轴同轴线的可转动的折弯下轴,该折弯下轴的顶端固定连接一伸出固定主板表面的外膜插套;所述折弯上、下轴之间偏心设有一可以上下移动的杆状的折弯头,该折弯头的下端可插入外膜插套中、而其上端穿过折弯上轴内部与一往复运动机构连接,该折弯头竖直位于所述内模前端的前方;还包括平行所述折弯上轴轴线并偏离所述送料轨道的安装于固定主板上的主动轴,该主动轴的上段和下段分别对应于所述的折弯上轴和折弯下轴并通过相同传动比的带传动机构连接传动,主动轴的下端连接一电机。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刀模折弯装置后,折弯头在弯折刀条时,将与其位置对称的区域全部空出,弯折后的刀条不被其他物体阻挡,使弯折角度准确,大大减少了修刀工作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自动折弯刀.对于刀条伸出长度小、折弯角度大的操作也不会发生干涉,即能将刀条弯曲成各种异形,大大扩大了电脑弯刀机的使用范围,基本上可以全部替代人工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a、图1b为现有刀模折弯装置的工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a和图5b为图4中B处的分解放大图;
图6a、图6b为本实用新型折弯头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7a、图7b为本实用新型折弯头来回摆动折弯刀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述明,未经肖述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0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氧树脂废料沉降回收装置
- 下一篇:双肘杆自锁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