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均流电路及驱动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9519.4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28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梁弘昌;赵育孝;李启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琏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寰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流电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驱动,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均流电路及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的技术发展,发光二极管在光源领域应用日益广泛。通常,在采用大量发光二极管组成光源的电路中,需要连接一个均流电路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以控制流经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目前常见的均流电路有多种实现方式,如直接采用一般的电阻或一般的晶体管,直接连接于每一个发光二极管,起均流作用,但这些方式的均流效果皆较差。另,还可利用运算放大器或带均流功能的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来达到均流作用,但这些方式却因为运算放大器或IC的价格高而具有成本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均流电路,其对发光二极管的均流效果好,且具有较低的成本。
另,还需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对发光二极管的均流效果好,且具有较低的成本。
一种发光二极管均流电路,用于平衡流经发光二极管电路的电流。所述发光二极管均流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限流电阻及感测电阻。第一晶体管的集极连接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路。第二晶体管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射极,其集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其射极接地。限流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与外部电压源之间,用于为所述第一晶体管提供工作电压。感测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射极与第二晶体管的基极,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通过感测所述第一晶体管射极电流的变化来调节所述第二晶体管集基极的电压进而调节第一晶体管集射极的电压,从而使流经所述感测电阻的电流维持稳定,以此平衡流经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路的电流。
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并均流多个发光二极管电路。所述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包括转换电路与多个均流电路。转换电路与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电路的一端连接,用于向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电路提供直流信号以驱动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电路。每一个均流电路对应连接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电路的另一端,用于平衡流经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路的电流。每一个均流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限流电阻及感测电阻。第一晶体管的集极连接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路。第二晶体管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射极,其集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其射极接地。限流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与外部电压源之间,用于为所述第一晶体管提供工作电压。感测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射极与第二晶体管的基极,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通过感测所述第一晶体管射极电流的变化来调节所述第二晶体管集基极的电压进而调节第一晶体管集射极的电压,从而使流经所述感测电阻的电流维持稳定,以此平衡流经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路的电流。
因本创作采用两个晶体管及两个电阻形成有反馈作用的电路连接关系,可实现发光二极管电路的均流,不仅均流效果好,且具有更低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多个发光二极管电路,每个发光二极管电路包括多个串行连接的发光二极管。需要注意的是,图1中仅示出一个发光二极管电路12,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路12包括多个串行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1、...、D2。下面以发光二极管电路12与发光二极管D1、...、D2为例来做详细阐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二极管D1、...、D2是同向串行连接的,即后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前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以此类推。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包括转换电路10及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路12数量相当的多个均流电路14。需要注意的是,因所有的均流电路14的电路结构及连接关系均一致,图1中仅示出一个均流电路14。
转换电路10连接于发光二极管电路12的一端,用于向发光二极管电路12提供直流信号以驱动发光二极管电路12。在本实施方式中,转换电路10与发光二极管电路12中第一个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用于将所接收的外部直流信号转换为适合所述发光二极管D1、...、D2的直流信号,以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D1、...、D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琏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寰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琏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寰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9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