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复位门铰链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9340.9 | 申请日: | 200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30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斯门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00 | 分类号: | E05F1/00;E05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健;黄韧敏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复位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铰链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复位门铰链。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在门上的铰链,仅作为门框与门板枢接使用,在推开门板后必须由人力将其推回关闭。然而,在某些场合的门板必须在推关后自动回位关闭,如办公室、医院等公共场所的浴隔间等,而以往具有自动回位的铰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铰链内装一扭力弹簧,可借扭力弹簧的弹力,使门板得以在推开后自动回位关门,但是,由于扭力弹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弹性疲乏,一旦扭力弹簧失去弹力,门板即无法自动回位。另一种就是E-hinge铰链系统,该系统是利用重力偏心原理达到自由复位的目的,但这种产品结构强度较低,长期使用易损坏,会增加维修或维护的费用。
综上可知,所述现有技术的门铰链系统,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复位门铰链,其能够让门扇双向打开且能自动复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复位门铰链,用于自动复位门,所述自动复位门铰链包括底座、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V”型轨道,所述“V”形轨道的两端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复位门铰链,所述“V”形轨道为对称或非对称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复位门铰链,所述底座上设有一能固定门轴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复位门铰链,所述“V”形轨道的底部略低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复位门铰链,所述“V”形轨道的表面为平面或平滑的曲面,所述“V”形轨道形成的平面与所述底座形成的平面成10度~45度倾斜角,所述自动复位门双向打开27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复位门铰链,所述“V”形轨道为非对称结构,所述“V”形轨道形成的平面与所述底座形成的平面成10度~45度倾斜角,所述自动复位门双向打开27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复位门铰链,所述“V”形轨道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连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自动复位门的固定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复位门铰链,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四个用于固定所述自动复位门铰链的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复位门铰链,所述第二侧壁上方设有一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连的保护圈,所述保护圈形成的平面和所述底座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复位门铰链,所述自动复位门铰链的材料为铸铁或PVC材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自动复位门铰链上设置一“V”形轨道,且所述“V”形轨道的两端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连,“V”形轨道的底部略低于底座的上表面,“V”形轨道1的表面为平面或平滑的曲面,且“V”形轨道1形成的平面与底座7形成的平面成10度~45度倾斜角,自动复位门铰链的底座中心处设有一固定门轴的通孔,门轴可以在所述通孔内自由转动,门扇与门轴固定后可以通过一辊轮部件的轮子在所述“V”形轨道上做升降移动。借此,本实用新型可以使门扇自由双向打开且能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复位门铰链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复位门铰链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复位门铰链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复位门铰链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复位门铰链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复位门铰链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自动复位门铰链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该门铰链系统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侧壁5、第二侧壁6和底座7。
在自动复位门铰链的第二侧壁6上设置一“V”形轨道1,“V”形轨道1的底部4略底于底座7的上表面,并处于底座7中心位置。“V”形轨道1为对称结构,当门扇处于关闭状态时即处于“V”形轨道1的底部4中心位置;“V”形轨道1的两端与第一侧壁5相连接,且这两端均高于底座7的上表面,“V”形轨道1的表面优先设置为平面或平滑的曲面,且“V”形轨道1形成的平面与底座7形成的平面成10度~45度倾斜角。这样的设置有利于设置于自动复位门上的辊轮部件在轨道上的升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斯门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蔡斯门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9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框阳台窗的移动组件
- 下一篇:门窗传动器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