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织牵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8873.5 | 申请日: | 200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6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郑霁;潘进洪;宋波;熊恩庆;卢根生;陈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赵秉森 |
地址: | 400038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 牵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织牵张器,具体涉及一种能使组织均匀拉伸的组织牵张器。
背景技术
人体器官体积的变化是由构成器官的组织的伸缩完成,生理条件下,器官组织能调整长度以适应人体内外环境的需要,在疾病、病理条件下,器官组织调整长度的能力下降或增强,妨碍器官完成其正常生理功能。对器官组织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调整长度的机制进行研究,可望为该器官完成正常生理功能和疾病病理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目前的牵张器存在着以下的问题:牵张器设计为单侧牵张,造成的拉伸不充分,不利于被牵张组织固定目标区域的观测;再则,牵张器上透视窗的高度偏低,使得被观察的组织底部不能和透视窗贴合紧密,不利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高倍镜的观察;另外,牵张器上没有设置刻度指示,不可量化组织的牵张程度,不利于同类研究的比较和分析;同时考虑到,牵张器上没有装备生理液灌注和供氧系统,使得组织的牵张难以在接近人体内生理状况的条件下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避免单向拉伸被观察组织所造成的拉伸不充分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双向拉伸组织的牵张器,能够均匀拉伸组织,并精确测量出组织的拉伸长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安装牵引器的牵引架,移动牵引器的可旋转的牵引轮,将组织固定在牵引器上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器的数目为两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组织牵张器能够通过双向拉伸的牵引器拉伸被观察组织,通过双向拉伸,有利于对目标区域的观察,从而确定组织拉伸的程度。
进一步,牵引器通过可旋转的牵引轮移动,导向轴控制牵引器水平移动,这样可以保持在牵引的过程中组织处于水平牵引,避免受力不均造成拉伸不充分。
进一步,组织牵张器上还包括可调整高度的透视窗,被观察的组织能和透视窗紧密贴合,方便用显微镜等仪器清晰地观查组织。
进一步,组织牵张器上还包括标注在牵张器上的刻度指示,通过刻度能够清楚地对比组织牵引前后的尺度。
进一步,组织牵张器上还设置供氧、供液系统,用于给组织提供接近体内的生理环境,使得牵引的结果不会因为组织的失活而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使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织牵张器的纵剖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织牵张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织牵张器,包括牵引器1、牵引器1上端设有固定夹2、牵引器1固定在牵引架3上、牵引器1通过牵引轮4移动、导向轴6安装于牵引4轮与牵引器1间,导向轴6的长度刚好卡住牵引架3的外沿,导向轴6用于牵引轮4转动时保持牵引器1的水平移动。透视窗5用于观察组织固定区域的观察、回流管7提供组织生理灌注的灌注液的回流、组织牵张器的外壳由机玻璃盒8包裹。
使用时,如图1所示,对被观察的组织进行生理灌注,使灌注液通过组织后经回流管7流出装置,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在整个牵引拉伸和观察的过程中提供组织所处的生理环境,使得观察的结果准确。灌注开始后,将被观察的组织与牵引导丝的一端连接,牵引导丝的另一端连接在牵引器1上的固定夹2上,这样将被牵引组织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组织牵张器两端的牵引器1的固定夹2上,通过旋转牵引轮4,使牵引器1在导向轴6的控制下进行水平方向上移动,牵引器1在移动的时候,对组织进行牵引,通过调节透视窗5的高度,使被牵引的组织底部于透视窗5紧密贴合,可用显微镜等仪器通过透视窗5观察被牵张的组织的参数变化,查看器牵引是否充分。最后通过组织牵张器上的刻度比对组织牵张的具体参数,用于建立数据库,对器官组织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调整长度的机制进行研究,为该器官完成正常生理功能和疾病病理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以上实施例仅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只要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或者仅仅是通过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都能作出的常规改动或者变形,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88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肋骨牵拉扩撑器
- 下一篇:一种甲状腺护脖及其胸片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