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变速箱气控气动换向阀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28814.8 | 申请日: | 200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7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蔡兴富;蒙玉虎;李明旭;马冰;余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044 | 分类号: | F16K11/044;F16K31/122;F16K27/12;F16J15/06;F16J15/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变速箱 气动 换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气控气动换向阀。
背景技术
气控气动换向阀安装于汽车变速箱上,控制工作缸的充排气,并提供换向动力,实现副箱联结与断开。现有的汽车变速箱气控气动换向阀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它主要由阀体1、阀盖2、O形密封圈I3、阀门4、密封垫片5、O形密封圈II6、O形密封圈III7、孔用弹性挡圈8、堵盖9、定位弹簧10、垫圈11、弹簧座12、压紧弹簧13、阀杆14、Y形密封圈15、接头16、六角头螺栓17、内六角锥形堵塞18等组成。接头16螺纹旋接在阀体1一端,接头15上设有进气口,堵盖9通过孔用弹性挡圈8安装在阀体1另一端,在堵盖9与阀体1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III7。
在阀体1内设有阀杆14,阀杆14两端与阀体1之间设有Y形密封圈15。图示左端的Y形密封圈15套设于阀杆13上的环形槽内,图示右端的Y形密封圈15通过定位弹簧10和垫圈11压在阀体上,以避免阀杆14左右移动而带动右端的Y形密封圈15一起移动。
阀盖2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1上,阀盖2上设有进、出气口,进、出气口通过内部通道与阀体1内部相通,在两者进气结合部位设有O形密封圈II6。在阀杆13上设有相通的轴向孔和径向孔,轴向孔与阀体1内部相通,径向孔为通孔,径向孔内设有带气道的阀门4。阀门4和阀盖2之间设有密封垫片5,阀门4在压紧弹簧13作用下紧紧地顶在密封垫片5上,压紧弹簧13另一端顶在弹簧座12上。在弹簧座和阀杆径向孔壁之间以及阀门和阀杆径向孔壁之间分别设有O形密封圈I3。阀盖2上设有三个出口,见图1:一个H口,两个L口,H口和H口对侧的L口分别与气缸的不同腔连接,与H口同侧的L口用内六角锥形堵塞18堵住备用。在密封垫片5上设有两通孔,两通孔分别通过阀盖2上的气道与阀盖2上两出口相通。进气压力推动阀杆,使阀门4随阀杆14一起移动,阀门4的气道与密封垫片5上两通孔择一对接。
在上述结构中,密封垫片5采用不锈钢制造,表面粗糙度、平面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批量生产能力差;同时,密封钢垫5与阀盖2结合面之间涂高强度结构胶密封,工艺困难,合格率低;而阀门4采用改性聚四氟乙烯,表面粗糙度、平面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批量生产能力差,成本高。总之,现有结构对零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装配困难,生产周期长,成本高,而且高、低温下密封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加工、成本低、高低温下密封可靠的汽车变速箱气控气动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汽车变速箱气控气动换向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阀门、堵盖和接头,接头和堵盖安装在阀体两端,阀杆设于阀体内,阀盖固定在阀体上平面上,阀盖上设有进、出气口,进、出气口通过内部通道与阀体内部相通,在阀杆上设有相通的轴向孔和径向孔,阀门设于径向孔内,阀门和阀盖之间设有密封垫片,阀门在压紧弹簧推动下紧紧地顶在密封垫片上。在密封垫片上设有两通孔,两通孔分别通过阀盖上的气道与阀盖上两出口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上设有沉孔,密封垫片置于沉孔内,在阀盖和密封垫片之间设有两O形密封圈V,两O形密封圈V分别对应着密封垫片的两个通孔。所述阀门和密封垫片采用陶瓷材料。
进一步地,在阀盖与密封垫片之间还设有起支承压紧作用的O形密封圈IV,两O形密封圈V位于O形密封圈IV内。
本实用新型阀门和密封垫片均采用陶瓷材料,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容易保证,批量生产能力强,产品高、低温密封性好;阀盖和密封垫片之间采用密封圈密封,工艺简单,合格率高,批量生产能力高,成本低。总之,本结构降低零件加工难度,提高零件装配性,降低成本,提高寿命,提高了高、低温下的密封性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气控气动换向阀外观图;
图2-图1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气控气动换向阀外观图;
图4-图3剖面图。
其中,1-阀体;2-阀盖;3-O形密封圈I;4-阀门;5-密封垫片;6-O形密封圈II;7-O形密封圈III;8-孔用弹性挡圈;9-堵盖;10-定位弹簧;11-垫圈;12-弹簧座;13-压紧弹簧、14阀杆;15-Y形密封圈;16-接头;17-六角头螺栓;18-内六角锥形堵塞;19-O形密封圈IV;20-O形密封圈V。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8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