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基色LED混光控制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28508.4 | 申请日: | 2009-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9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龙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F21V2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谢殿武 |
| 地址: | 4000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色 led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基色LED混光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LED用作一般照明,对其光源质量有如下要求:相同类型的灯应有相同的出光特性,输出光强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同应用场所应当具有特定的色彩、色温和显色指数。
LED照明光源的产生有多种途径,一种方法是利用蓝光或紫外光激励磷元素产生,改变加磷量调节LED色温、色彩以及显色指数,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该方法制造的LED的出光特性存在较大的随机性,输出光强和波长具有分散性,光效低且工作温度和工作时间也会引起LED出光特性的变化。基于三基色原理的加性混光是另一种LED照明光源产生的有效途径,三基色加性混光是指利用红光LED、绿光LED和蓝光LED进行混光,产生各种照明色彩,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度图得知,光的色彩与三基色的比例量r(λ)、g(λ)、b(λ)有光,并且满足条件r(λ)+g(λ)+b(λ)=1,因此,三基色加性混光法不仅可以通过改变LED电流的脉宽实现亮度调节,而且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改变三基色流明的比例获得LED的色彩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基色LED混光控制电路,以高效率开关电源控制芯片为供电核心,以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的单片机控制模块为智能控制中心,结合温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检测信息为反馈,对三基色LED阵列的恒流芯片进行PWM控制,从而有效实现三基色LED的自适应混光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三基色LED混光控制电路,包括LED开关电源驱动模块、恒流控制芯片、红、绿、蓝三色LED阵列和单片机控制模块;
所述红、绿、蓝三色LED阵列分别由红、绿、蓝三色LED芯片组成,所述LED开关电源驱动模块通过恒流控制芯片分别向红、绿、蓝三色LED阵列提供驱动电源并实现三基色LED的混光控制;
所述单片机控制模块上的PWM控制输出端与三路恒流控制芯片的PWM控制输入端电连接并对其进行PWM控制。
进一步,所述LED开关电源驱动模块1包括整流电路、开关管Q1、高频变压/整流电路、开关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电流检测电路、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和光耦反馈电路,所述整流电路为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的市电通过整流电路整流滤波后输出到高频变压/整流电路的初级线圈,所述高频变压/整流电路的初级线圈与开关管Q1相连且受开关管Q1控制,所述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和输出电流检测电路与高频变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通过光耦反馈电路把相关检测信息送回开关电源管理芯片进行处理并对开关管Q1进行控制,所述高频变压/整流电路的辅助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经二极管D4为开关电源管理芯片和光耦反馈电路供电;
进一步,所述LED开关电源驱动模块还包括输入电压补偿电路和温度检测补偿电路,所述输入电压补偿电路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通过电阻R1和电阻R5串联接地,电阻R5的电压输入到开关电源管理芯片的MUL引脚实现输入电压补偿;所述温度检测补偿电路并联在电阻R5两端,所述温度检测补偿电路由电阻R4和具有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串联构成,所述电阻R4与电阻R5的接点与电源管理芯片的MUL引脚相连接,将检测值送入电源管理芯片实现温度补偿;
进一步,所述输出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采样电阻R18和三极管Q3,所述R18串接在高频变压/整流电路的输出接地端,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光耦发光二极管PC817的阴极相连,发射极接地;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包括采样电阻R15、R17、精密可调三端稳压管TL431,所述采样电阻R15与R17串联,其中,采样电阻R15的一端接高频变压/整流电路低压输出端,所述采样电阻R17一端接地,采样电阻R15与R17的连接点接精密可调三端稳压管TL431的参考端;所述光耦反馈电路包括采样部分和输出部分,所述采样部分包括采样电阻R16和光耦发光二极管,所述采样电阻R16一端接高频变压/整流电路输出端,另一端接光耦发光二极管PC817的阳极,所述光耦发光二极管PC817的阴极接可调稳压管TL431的阴极,同时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光耦反馈电路的输出部分包括光耦的光敏三极管Q4,所述光敏三极管Q4的发射极经二极管D4与高频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Q4的集电极经采样电阻R10接地,同时通过电阻R9接开关电源管理芯片的INV引脚,将采集到的信息送入电源管理芯片,实现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调整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师范大学,未经重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85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全效防垢除垢、杀菌灭藻、除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