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机的脱模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7923.8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4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雄;周有恒;周进川;张立强;孔令云;陈启华;柴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庆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合 旋转 压实机 脱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热拌沥青混合料(HMA)压制成分析用的标准试件样品的旋转压实机的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用Superpave技术代替马歇尔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是公路交通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已在许多地区应用Superpave技术在高速公路上修筑了大量的试验路段及实体工程,并已形成快速发展的局面。在应用Superpave技术进行沥青混合料路面设计中,制备沥青混合料分析样件所使用的压实设备与马歇尔法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压实设备对沥青混合料样品在产生轴向压实的同时还在样品的圆周方向产生旋转剪切压实,形成一种揉捏作用,这种作用更接近实际路面的受力情况,也是Superpave技术的一项核心技术。这种压实设备被称作旋转压实机。
从前述内容可以看出,旋转压实机是一种高技术的关键性试验检测设备,用于制备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分析试件,是Superpave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旋转压实机就谈不到Superpave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的旋转压实机没有自动脱模机构,所有的试件在压实后必须取下后另外采用人工或机械辅助脱模,在使用中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另一种能实现自动脱模的旋转压实机的脱模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机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模机构包含一个具有纵向中心轴线和圆柱形通孔的模具;定位夹紧在基架顶部的模具顶,伸入模具内孔的上部,模具底盘置于模具内孔的下部并被定位夹紧在摆框底板上,被压实材料被模具顶和模具底盘封闭在模具内孔中;压头位于模具内孔下部,压头位于模具底盘下部,压头连接轴向压实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可以实现自动脱模。当旋转压实试验达到规定的转数或规定的材料样品高度时,轴向压实及脱模系统的驱动电机停机,放松模具顶的定位夹具,取走模具顶,启动轴向压实及脱模系统的驱动电机,使压缩轴继续轴向移动,把材料样品试件推出基架5的顶面,驱动电机停机,材料样品试件脱模,从压实机上取走材料样品试件,使轴向压实及脱模系统的驱动电机反转,轴向压实及脱模系统的压头回到初始位置,驱动动力停机,试验结束。
进一步,对轴向压实机构进行限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压实机构的连接关系是:驱动电机连接齿轮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连接皮带传动装置,皮带传动装置连接滚珠丝杠,滚珠丝杠连接压缩轴、压缩轴端部设有压头,压头推动模具底盘把轴向压实力施加到被压实的材料上。
更进一步,对传感系统进行限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压实装置包含一个测量压实力的压力传感器,控制系统利用压力传感器的测量信号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动,使压实力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模具顶9通过基架5顶部的孔插入模具1内,由装于基架顶部的定位夹具10对模具顶9进行定位与夹紧。由模具顶9、模具1、模具底盘2、压头18、压缩轴17、滚珠丝杠19及螺母20、滚动轴承21、反力盘22、压力传感器23、下导向柱安装扳24、齿轮传动装置安装扳25、滚动轴承26、皮带传动装置27、齿轮传动装置28、驱动电机29、滑板总成30、导向柱31、上导向柱安装扳32、导向套33及基架5等部件组成。材料样品被模具顶9、模具底盘2封闭在模具1的内孔中。定位夹具(4)把模具(1)定位夹紧在摆框底板(3-2)上。上、下导向柱安装扳通过螺栓联接在基架上。导向套33装入上导向柱安装扳32的内孔中,并用螺栓与上导向柱安装扳32联接。压缩轴17上端与压头18联接,下端用联接螺栓与滚珠丝杠螺母和滑板总成30联接,可在导向套33的内孔中滑动。压力传感器23通过螺栓与下导向柱安装扳24联接。联接螺杆34穿过反力盘22、下导向柱安装扳24、齿轮传动装置安装扳25的过孔,利用螺帽35把齿轮传动装置安装扳25吊挂在反力盘22上。利用联接螺栓把齿轮传动装置28安装在齿轮传动装置安装扳25上。齿轮传动装置28和滚珠丝杠之间是皮带传动装置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庆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庆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7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