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高强度尼龙一次浇铸成型的鼓风机叶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27876.7 | 申请日: | 2009-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7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泰伯铸型尼龙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尼龙 一次 浇铸 成型 鼓风机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鼓风机构件,具体涉及一种用高强度尼龙一次浇铸成型的鼓风机叶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鼓风机叶轮,大多由前盘、后盘和等距分布的若干叶片组成,叶片与前盘、后盘一般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也有少数采用铆接或螺栓连接。上述三种部件通常选用钢、铝及其合金等金属材料加工制作。
众所周知,部件在焊接过程中,易于出现气泡、裂纹、夹渣等缺陷,加之焊接表面凹凸不平,造成叶轮运行时应力不均,载荷集中,特别是叶轮在高速运转时,易于产生危险断面,潜伏着事故隐患。又因金属材料比重较大,为减轻重量,降低运行能耗,所以金属叶片采用两块金属薄板叠加焊接,使其叶片中间形成空腔,以便加工叶片翼面为弧度。
由于金属叶片工作时,长期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叶片与气流及其夹带的尘埃,泥沙必会产生剧烈摩擦,日积月累,叶片的金属表面极易磨损、变形、甚至穿孔、缺口,造成输送气流时产生紊流干扰,严重降低风机工作效率。再者,叶片受磨损时不可能均匀一致,磨损严重的叶片与磨损轻微的叶片出现重量差别,必将打破叶轮运行的动态平衡,导致振动加剧,无法正常工作,严重时引发风机解体,酿成工伤事故。
另有少数鼓风机叶轮或叶片,不采用金属材料而选用玻璃钢或陶瓷复合材料制作,其缺点是前者易老化碎化,使用寿命短,2-3年必须更换;后者强度差,易断裂,且加工成型困难,制作成本偏高。上述非金属材料使用范围极其有限,除了用于腐蚀性大的介质输送外,很难普遍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和材料选用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高强度尼龙一次性浇铸成型的鼓风机叶轮,具有结构简单,表面光滑平整,加工制作容易,不需焊接,也不必铆接或螺栓连接。特别是叶片断面不是空腔而选用实芯,避免了叶片高速旋转时发生磨损而降低工作效率,并能消除事故隐患。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自制尼龙配方材料一次性浇铸成型,配方以己内酰胺和十二内酰胺作基料,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玻璃微珠提高耐磨性能,酞箐兰为抗老化剂,HPT为增塑剂,NaOH为催化剂,三苯甲烷多异氰酸酯为助催化剂,同时添加炭黑,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等少量化学辅料,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硬度高、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强等物理化学性能。实验证明,这种高强度尼龙,完全可以取代金属材料的鼓风机叶轮,并弥补其组装麻烦,焊接缺陷,易于磨损、安全性差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尼龙材料比重为1.16,而金属材料钢为7.8,铝为2.7,合金比重3.0-7.0。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比较金属材料的同类叶轮,其重量仅占它的几分之一,在运行时则大大节省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高强度尼龙一次浇铸成型的鼓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叶轮的前盘、后盘和若干叶片一次性浇铸而成,叶轮的三种部件不用焊接或铆接或螺栓连接。
所述一种高强度尼龙一次浇铸成型的鼓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叶轮断面形状不是空腔而是实芯。从而防止因叶片磨损出现穿孔、缺口,避免叶片在高速旋转中发生紊流和剧烈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叶片1的剖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金属叶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高强度尼龙一次浇铸成型的鼓风机叶轮,图中若干叶片1与前盘2和后盘3组成一个整体构件,表面光滑平整,不存在焊接缺陷,强度高,耐磨性好,重量轻,成本低,能够取代的金属叶轮。
如图3局部剖视图所见,是本实用新型叶片1的断面,形状为实芯尼龙材料。为了对比起见,图4为现有技术材料叶片断面,是由2-4mm厚的两块金属板薄经打制后焊接而成,叶片为空腔,其最大弊病是极易磨损造成穿孔、缺口、变形,导致运行时引发紊流和剧烈振动,甚至潜伏事故隐患。
本实用新型叶片1为实芯,高强度尼龙耐磨性优于金属材料,完全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泰伯铸型尼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泰伯铸型尼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7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装卡合组合装置
- 下一篇:多用途小型数控机床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