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箭形止回阀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7875.2 | 申请日: | 200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0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柯萍;赖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重庆望江鑫祺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08 | 分类号: | E21B34/08;E21B33/06;F16K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7***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阀,具体一种箭形止回阀。
背景技术
箭形止回阀广泛应用于油、气井作业中,是石油、天燃气钻井过程中,钻柱内防喷器之一。其作用是在钻井过程中出现溢流或有井喷压力时,将止回阀连接在钻柱中,止回阀在上行钻井液压力作用下自动封堵水眼,允许钻井液自上而下流动,但不允许钻井液向上流动。目前,油、气井常用的止回阀有球形止回阀、蝶形止回阀、投入式止回阀、钻具浮阀等。其缺点是在井下高温环境工作的时间较短、易损坏、不耐冲蚀和腐蚀、整体性能差,且结构比较复杂,加工和操作难度大,易造成无法控制井口及井喷失控。造成油气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造成危害人、机的严重后果。因此,急需一种简单可靠的止回阀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箭形止回阀,它连接在钻柱中,当井内压力过大时,就会推动密封箭上行与密封盒锥部自动贴合封堵水眼,通过封堵水眼,能防止高压油、气的喷出,可防止井涌和井喷,减少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箭形止回阀,包括阀体、压帽、密封盒、“O”型圈、密封箭和设在阀体下部阶梯孔内的下座,其特征在于:
一中部外为锥面的密封箭设在下座之上,其下部插入下座内;
一下部内为锥面的密封盒与阀体中部的内壁配合,在密封盒与阀体中部的内壁之间设有两个“O”型圈;两个“O”型圈起辅助密封作用。使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阀体与密封盒之间不出现泄漏,其耐冲蚀和抗腐蚀性能好,可提高箭形止回阀的寿命。
一压帽与阀体中上部的内壁螺纹配合,该压帽的下端与与密封盒的上端紧贴;
密封箭的上部穿过压帽,其中部外的锥面与密封盒下部内的锥面对应/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2所示,当井内压力过大时,高压液体或气体通过下座6壁上的孔,作用在密封箭5的承压面上,使密封箭5自动上行并使其锥面与密封盒3的锥面贴合,而密封盒又被压帽压住,起到封堵作用。从而控制溢流或井喷,防止高压油、气的喷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高压、耐钻井液冲蚀,整体性能非常好;密封盒与密封箭锥部硬度高,封堵可靠,密封性能好,其使用寿命长;与其它钻井工具连接螺纹均采用锥扣,联接可靠,拆装方便;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便于使用,便于维修;由于井内压力可能超过钻井液压力,钻井液被推动沿钻柱水眼向上喷出,使用箭形止回阀可以起到保护水龙带不被高压憋坏;防止高压油、气的喷出,同时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防止溢流、井喷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箭形止回阀,包括阀体1、压帽2、密封盒3、“O”型圈4、密封箭5和设在阀体下部阶梯孔内的下座6,其特征在于:一中部外为锥面的密封箭5设在下座6之上,其下部插入下座内;一下部内为锥面的密封盒3与阀体1中部的内壁配合,在密封盒与阀体中部的内壁之间设有两个“O”型圈4;一压帽2与阀体1中上部的内壁螺纹配合,该压帽的下端与与密封盒3的上端紧贴;密封箭5的上部穿过压帽2,其中部外的锥面与密封盒下部内的锥面对应/接触。
压帽2与阀体1之间用细牙螺纹连接,并把密封盒3压于阀体1内,密封盒3与阀体1之间配合有2个“O”形圈4起辅助密封作用。密封盒3有一研磨锥面,其硬度高,耐磨性好;密封箭5在阀体内的下座6上,密封箭5也有一研磨锥面,其硬度也高,耐磨性也好,密封箭5的锥面锥度与密封盒3的锥度是一样的,且与密封盒3的锥面是配对研磨的,可保证其贴合的密封性。下座6的侧壁和上端壁上均有足够大的孔来通过液体或气体。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连接在钻柱中,当井内压力不高于钻井液压力时,密封箭靠在下座上,井内通道畅通无阻钻井液可从上向下流,当井内压力高于钻井液压力时,密封箭在高压下会自动上行使其锥面与密封盒锥面贴合,而密封盒又被压帽压住,起到封堵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重庆望江鑫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重庆望江鑫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7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产颗粒有机肥的机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