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防护棚的轻型脚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7181.9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5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姚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康华 |
主分类号: | E04G3/00 | 分类号: | E04G3/00;E04G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6 重庆市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轻型 脚手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手架,具体涉及一种具备主体施工阶段防护架和外墙装饰阶段的承重脚手架双重功能、相比现有产品节省大量材料、并且自带防护棚的轻型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以杆件通过普通扣件或碗扣扣件等连接件连接形成架体结构,通过在其上铺设脚手板等材料形成供工人操作用的平台;通过在其底部和外立面上铺设封蔽材料,起到防止高空坠物伤人的安全作用。目前,为了节省材料,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普遍采用非全封蔽式脚手架,比如悬挑脚手架或升降脚手架,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脚手架只对施工楼层及以下的3-5层进行封蔽防护,对之下的楼层采用搭设临边防护栏杆和间隔一定高度搭设防护棚的办法防止高空坠物伤人事故的发生。所述的防护棚一般宽度为3-4米,采用钢管扣件搭设形成首尾相连的平面架体,上面铺设竹跳板、竹胶板等封蔽材料。防护棚后端钢管穿进预先设置在建筑楼板上的地锚环,在防护棚中前部,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拉结装置比如钢丝绳等进行斜拉卸荷。目前,集脚手架功能与防护棚功能与一体的产品尚未见相关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脚手架和防护棚双重功能的新型脚手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带防护棚的轻型脚手架,包括脚手架单元和防护棚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楼层上,所述的脚手架单元沿建筑外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底座,架体安装在底座上;间隔一定楼层高度,所述的底座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作为防护棚单元的基本构件。
采用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在脚手架随建筑物施工进度向上转移后,其底座被保留下来,外墙装饰施工阶段作为高空安装脚手架的操作平台,由于底座还作为防护棚单元的基本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传统脚手架的功能,还可起到防护棚的作用,其具有结构简单、功能齐全的特点。
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架体高度进行限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总高度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楼层高度,其作为主体施工防护架和装修脚手架的功能是这样实现的:在建筑物的主体施工阶段,随着建筑物升高,沿建筑物高度方向搭设架体,间隔一定距离保留部分底座,其余架体和底座可拆除并向上转移至施工楼层,完成建筑主体施工阶段的防护;在外墙装饰阶段,架体安装在保留的底座上,形成装修脚手架。这种结构相比其他脚手架,只节省了大量架体材料。
进一步,对底座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所述的底座安装在建筑楼板上。
这种连接方式使安装拆除底座都在建筑物室内,操作更安全。
进一步,对底座安装在建筑楼板上的方式进行限定:所述的底座通过水泥钉或预埋件与建筑楼板连接。由于水泥钉或预埋件重量轻,造价低,因此节省成本。
进一步,对底座的结构进行限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为防护棚单元基本构件的底座是通长杆件。通长杆件保证在搭设防护棚时,其作为操作平台的基本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操作者高空操作安全有保证。
进一步,对脚手架架体的结构进行限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手架单元的构件包括立杆和栏杆,所述的立杆上设有连接座,所述的栏杆两端设有与所述的连接座连接的可调连接头。这种结构保证当立杆间距不同时,安装在相邻立杆之间的栏杆可根据需要调节长度,提高了通用性。
进一步,对脚手架架体的栏杆的可调连接头的结构进行限定,所述的可调连接头由一组正反螺旋付组成。只需要转动栏杆本体,就可实现长度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带防护棚的轻型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中H向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建筑物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建筑物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1中K向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1中D向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E向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康华,未经姚康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71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