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通用驱动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7129.3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619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吴贵能;杨虹;蔡雪梅;夏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65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通用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LED的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Top/Tiny/LinkSwitch系列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用于LED的通用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LED是一种符合环保理念的高效绿色光源,被看作是未来替代传统照明的主要器具。LED的发光强度由流过LED的电流确定,由于LED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指数关系,电压的波动通常会使流过LED的电流呈现指数变化,从而降低LED的寿命。因此,为了实现LED亮度的一致性并延长LED的寿命,驱动LED需要一种恒流驱动电源。
目前,普遍使用的市电供电的LED驱动方法有两种,一是用RC降压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电源驱动效率和功率因素都很低,不仅对电网的污染很大,而且还会严重缩短LED的寿命;另一种方法是利用LED专用控制芯片HV9910/QX9910或开关电源通用控制芯片(如Top/Tiny/Link Switch)来驱动LED。
如图1所示,在采用专用控制芯片HV9910的电路中,虽然整流桥后的填谷电路可以使功率因素大于0.85,同时使输入电压在0.5Vpp~1Vpp之间变化(Vpp是整流后的峰值电压),但由于开关振荡频率由外部电阻设定后是固定不变的,MOS管的导通时间与输入电压的大小相关,如果输入电压过低,导通时间就会大于振荡周期,从而导致芯片功能错误。因此,图1所示的驱动电路不能达到宽电压输入(85V~265V)的要求,EMI的设计也比较困难,并且芯片缺少过热保护和输入欠压保护功能,如果要增加线性调光功能,还需要增加外接电路,势必增加了成本。如图2所示的采用QX9910芯片的驱动电路中,虽然改进后的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增大,开关抖频范围加大,更易设计EMI滤波器,但同样没有过热保护和输入欠压保护功能,也无法实现线性调光,而且当输入电压过低时,振荡频率会落入音频范围之内,从而带来令人烦恼的电源噪音。
如图3、图4所示,是采用开关电源通用控制芯片Link Switch的驱动电路,其芯片内置MOS管具备三个关断条件:①达到最大限流电流ILimit;②达到最大占空比DCmax;③芯片超过最大限制温升Tmax。该系列控制芯片采用了抖频技术,使EMI设计变得更容易,有欠压、过温保护功能,并具有输入电压范围宽的优点,但是,由于芯片的内部结构决定了最大限制电流ILimit的值,导致流过LED的电流是脉冲形式,并且由于驱动LED的并联支路数N也是固定的,从而使电路调光只能通过调节LED回路的电流取样电阻来调光,但最大峰值电流I∝1/Rs,因此这种调光也是非线性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宽电源电压输入,可调节LED电流,并具有线性调光以及欠压和过热保护功能的LED通用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通用驱动电路,采用TopSwitch、TinySwitch或LinkSwitch系列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在控制芯片的MOS管源极S端加接限流电阻。
进一步特征,所述限流电阻为线性可调电阻。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提供了85V~265V的宽电源电压输入,基于Top/Tiny/Link Switch通用控制芯片设计LED驱动电路,EMI的设计也更加简单,并且具有欠压和过热保护功能;
2、可任意调节驱动电源的最大电流ILimit,基于LED专用驱动芯片HV/QX9910设计LED驱动电源,通过调节限流电阻的大小值,从而改变最大限制电流值;
3、具有线性调光功能,根据限制电流与限流电阻两端电压的线性关系,通过改变限流电阻的值实现线性调光;
4、结构简单,而且电路调试方便,批量生产可以减低大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控制芯片HV9910的LED通用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2为基于控制芯片QX9910的LED通用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3为基于控制芯片LinkSwitch的LED通用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4为基于控制芯片LinkSwitch的另一种LED通用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LED限流及调光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7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收器分集电信系统中的负载估计
- 下一篇: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