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劳动防护及警示外套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27050.0 | 申请日: | 2009-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1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长清 |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F21V33/00;F21S9/02;F21S10/00;F21V23/00;H05B37/02;G08B5/36;F21Y101/02;F21W121/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 地址: | 40001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劳动 防护 警示 外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别LED劳动防护及警示外套。
背景技术
目前,夜间工作的交警、环卫、矿山、港口、高速公路工作人员等所穿戴的防护及警示外套普遍采用高反光材料的条带,在灯光的照耀下发出反光警示,以此保证上述人员的人生安全。虽然所述反光材料几经换代改造,最终不能改变其被动发光的本质。在无光或较暗的环境下,其防护及警示的效用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高效、环保的主动发光的劳动防护及警示外套,并能根据工种、类别及常规、紧急等情况进行颜色搭配、编码发光的LED劳动防护及警示外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LED劳动防护及警示外套,包括外套载体,电池组;其特征是:在所述外套载体上固定有LED光带,所述LED光带全部封装在透明或半透明防水材料中;所述电池组的电源输出端与LED编码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该LED编码驱动器的驱动输出端分别为各LED光带提供电源,并由LED编码驱动器控制LED光带的发光顺序或频率闪烁的变化。
由LED编码驱动器的控制LED光带发光的顺序或频率闪烁的变化。所述LED光带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显示,例如通过LED光带点亮的顺序表示不同的工种;紧急或需救助时则快闪、全亮;军警可以是红色,环卫可以是绿色,其他可以是白色......等等。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有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即采用LED主动发光,防护及警示的效用显著,并能通过显示顺序的改变、闪烁频率的变化及颜色的搭配,告知不同工种、类别及常规、紧急等信息。结构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一个非限定性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有如下的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套的结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参见附图:图中1-外套载体;2、3、4、5-LED发光带;6-电池组;7-LED编码驱动器;8-闪烁频率选择器;9-模式开关;10-二极管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LED劳动防护及警示外套,包括外套载体1,电池组6;在所述外套载体1上两纵、三横固定有五条LED光带2-5,其中两条纵向布置的光带并联,LED光带全部封装在透明或半透明乳防水材料中;所述电池组的电源正极与LED编码驱动器7的正极VDD连接,该LED编码驱动器的驱动输出端分别为各LED光带提供正电压,LED光带的另一端及LED编码驱动器7的负极与电池组的负极连接.
上述电池组6、LED编码驱动器7通过载体上的储存袋封装,电源开关K外露。
在附图给出的实施例中,LED编码驱动器的驱动输出端通过驱动二极管阵列及接插件组J分别与各LED光带连接。
上述电池组6、LED编码驱动器7及二极管阵列10通过载体上的储存袋封装,电源开关K及接插件组J与光带连接口外露。
上述外套载体1可以为服装或马甲。
设置在所述外套上的LED光带除象实施例中呈、纵横布置外,还可以呈图案化布置,或呈其它几何状布置。
参见图2:电池组6经电源K开关向LED编码驱动器7供电。LED编码驱动器7通过模式开关9、闪烁频率调节电位器8控制LED光带2、3、4、5的点亮模式及闪烁频率;为防止其它或备用电源及LED编码驱动器并联时的电流回流,驱动器模块7需经二极管阵列10向对应的LED发光带供电。本实施例中采用的LED编码驱动器7为市售产品,可选用型号为D46或D716的6路正电压LED驱动芯片,也可以采用负电压的LED驱动芯片,当需要驱动的LED发光带超过6条时,可采用多个芯片的组合。
这里仅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可以作出更多专用的编码程序电路及颜色组合。
为防止露天作业的日晒雨淋及将LED点光源雾化,全部光带封装在半透明乳白色防水材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长清,未经张长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7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装结构活动板房
- 下一篇:一种气膜建筑及排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