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气设备的节能分火盖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7026.7 | 申请日: | 200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109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贾明清;张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明清 |
主分类号: | F23D14/84 | 分类号: | F23D14/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20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气设备 节能 分火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火盖,具体地说就是一种能满足多种燃气设备提高燃烧效率的节能分火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要燃气设备,如:各种商用民用燃气灶、燃气锅炉等燃气设备的燃烧系统的燃烧器多由内外两圈环形火组成,该种燃烧系统,热量流失多,不利于目前人们对节能减排的需求。另现市场上新兴起的一些燃气设备的燃烧系统,虽然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但一氧化碳严重超标,使用中有刺鼻气味,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燃气设备的节能分火盖,使用该种分火盖组合系统能提高其燃烧效率,达到省能减排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燃气设备的节能分火盖,所述分火盖的结构包括稳焰孔、后肢、前肢、上火盖、下火盖;所述上火盖和下火盖为圆柱状结构并通过前肢和后肢同中心轴固定在一起,并形成缝状喷火嘴。
所述上火盖中部掏成碗状凹槽形成缓冲仓,所述下火盖中部镂空成圆腔,下火盖上端沿外沿均匀分布有若干小孔形成稳焰孔。
前肢和后肢根据对火焰的要求设置成多种形式,现一一进行阐述:
第一种,所述后肢长度大于前肢长度。后肢较长,前肢很短,可燃气体通过圆腔进入分火盖后,冲入缓冲仓,释放部分压力过后从喷火嘴喷出并与空气充分混合后燃烧,后肢阻碍了可燃气体喷向其后方,因此,后肢后方无火焰燃烧,避免了与来自后方火焰的重叠。
第二种,所述后肢分解成左后肢和右后肢,左后肢和右后肢长度相等并都大于前肢长度。左后肢和右后肢略长,前肢很短,可燃气体通过圆腔进入分火盖后,冲入缓冲仓,释放部分压力过后从喷火嘴和中心火嘴喷出并与空气充分混合后燃烧,左后肢和右后肢之间的中心火嘴喷出的火焰可以满足中心火力的要求但不会出现过多的火焰重叠。
第三种,所述前肢和后肢分解成对称的四个同等大小的支点。可燃气体通过圆腔进入分火盖后,冲入缓冲仓,释放部分压力过后从喷火嘴对称均匀喷出并与空气充分混合后燃烧,无火焰空缺区。燃烧过程中,稳焰孔内也有微量可燃气体喷出并燃烧,与喷火嘴火焰上下重叠,保持了整个燃烧火焰的稳定性,防止离焰、熄火、流速过快等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燃气设备的节能分火盖,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燃气设备的节能分火盖,多个燃烧组可以随意组合,可实用于多种燃气设备,并大大提高了燃烧效率,并大幅度降低了一氧花碳等废气的排放,对节能减排有很大贡献,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图3、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气设备的节能分火盖的三种不同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图4、图6分别为图1、图3、图5的A-A、B-B、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气设备的节能分火盖的组合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10为另外两种分火盖的组合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稳焰孔,2、缓冲仓,3、后肢,4、前肢,5、缝状喷火嘴,6、上火盖,7、下火盖,8、分气仓,9、右后肢,10、中心喷火嘴,11、左后肢,12、分火盖,13、导流管,14、燃气设备出气喷嘴,15、燃烧器,16、支点,17、中心火分火盖。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燃气设备的节能分火盖,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燃气设备的节能分火盖,在图1和图2中,分火盖包括稳焰孔1,后肢3,前肢4,上火盖6,下火盖7。上火盖6和下火盖7为圆柱状结构并通过前肢4和后肢3同中心轴固定在一起,并形成缝状喷火嘴5,上分火盖中部掏成碗状凹槽形成缓冲仓2,下火盖7中部镂空成圆腔8,下火盖上端沿外沿均匀分布有若干小孔形成稳焰孔。前肢4和后肢3根据对火焰的要求设置成多种形式,现一一进行阐述:
第一种,如图1和图2所示,后肢3较长,前肢4很短,可燃气体通过圆腔8进入分火盖后,冲入缓冲仓2,释放部分压力过后从喷火嘴5喷出并与空气充分混合后燃烧,后肢3阻碍了可燃气体喷向其后方,因此,后肢后方无火焰燃烧,避免了与来自后方火焰的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明清,未经贾明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7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玻璃生产线的余热锅炉热回收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