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用的大功率磁电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26755.0 | 申请日: | 200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45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吉力芸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涂 强 |
| 地址: | 400054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大功率 磁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电机,特别是一种摩托车用的磁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用的磁电机一般包括定子组件及转子组件,沿在定子组件中的定子铁芯的圆周均匀设置有十八个齿,齿上均绕有线圈,在这十八个线圈中,它是将三个线圈串联为一组,二组并联为一相,连接成三相星形绕组,如图3所示,其连接方式为:第一、第四、第七个线圈串联为一组,第二、第五、第八个线圈串联为一组,上述两组并联成第一相,第三、第六、第九个线圈串联为一组,第十、第十三、第十六个线圈串联为一组,上述两组并联成第二相,第十一、第十四、第十七个线圈串联为一组,第十二、第十五、第十八个线圈串联为一组,上述两组并联成第三相;第一相、第二相、第三相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公共端,第一相、第二相、第三相的另一端即输出端与各自的输出端连接,该连接方式中三个线圈串联在一起使内阻较大,使得输出的功率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连接方便的摩托车用的大功率磁电机,它能明显提高磁电机的输出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定子组件及转子组件,沿在定子组件中的定子铁芯的圆周均匀设置有十八个齿,齿上均绕有线圈,其特征在于:在十八个线圈中,两个线圈串联为一组,三组并联为一相,连接成三相星形绕组,绕组的输出端与定子组件中的输出电线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两个线圈串联为一组,三组并联为一相,在使用过程中,明显减小了内阻,同时也减小了电感,使整体电流增大,从而提高了输出的功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方便的优点,它明显减小了内阻,提高了磁电机的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线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线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第一线圈;2.第二线圈;3.第三线圈;4.第四线圈;5.第五线圈;6.第六线圈;7.第七线圈;8.第八线圈;9.第九线圈;10.第十线圈;11.第十一线圈;12.第十二线圈;13.第十三线圈;14.第十四线圈;15.第十五线圈;16.第十六线圈;17.第十七线圈;18.第十八线圈;19.定子组件;20.转子组件;21.齿;22.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定子组件19及转子组件20,沿定子组件中的定子铁芯的圆周均匀设置有十八个齿21,齿21上均绕有线圈22,其特征在于:在十八个线圈中,两个线圈22串联为一组,三组并联为一相,连接成三相星形绕组,绕组的输出端与定子组件中的输出电线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两个线圈22串联为一组,三组并联为一相,在使用过程中,明显减小内阻,提高了输出的功率。
如图2所示,三相星形绕组的连接方式是将第一、第四个线圈1、4串联为一组,第二、第五个线圈2、5串联为一组,第三、第六个线圈3、6串联为一组,上述三组并联成第一相A;第七、第十个线圈7、10串联为一组,第八、第十一个线圈8、11串联为一组,第九、第十二个线圈9、12串联为一组,上述三组并联成第二相B,第十三、第十六个线圈12、16串联为一组,第十四、第十七个线圈14、17串联为一组,第十五、第十八个线圈15、18串联为一组,上述三组并联成第三相B,第一相、第二相、第三相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公共端,第一相、第二相、第三相的另一端即输出端与各自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三相星形绕组的连接方式与现有的三相星形绕组的连接方式相比,连接更方便,它将两个线圈22串联为一组,三组并联为一相,两个线圈串联与三个线圈串联相比,内阻明显减小,同时也减小了电感,使整体电流增大,提高了磁电机的输出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吉力芸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吉力芸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67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无刷马达的控制器
- 下一篇:门铃固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