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备挤出吹塑工业制件的异型化口模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26692.9 | 申请日: | 2009-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15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虹;陈元芳;刘伟;王海民;邱方军;李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9C49/42 | 分类号: | B29C49/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050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挤出 工业 制件 异型 化口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吹塑设备的模型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挤出吹塑工业制件的异型化口模结构。
背景技术
塑料挤出吹塑成型由于挤出设备造价低、适应性较强,可成型性能较高、形状复杂的中空制件等优点近年来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继塑料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外的第三大成型方法,不仅广泛用于生产食品、日用品、化工原料和医药用瓶、桶、壶、罐等中空容器的成型,目前也开始用于成型汽车仪表盘、保险杠、油箱、进气管和排气管、工具箱等大量形状复杂的工业制件。
但是,挤出吹塑成型工业制件普遍存在着壁厚不均匀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形状复杂的多拐角工业制件,已成为制约挤出吹塑发展的重大瓶颈。制件壁厚分布不均匀,不仅影响制品的使用性能,而且加大原材料消耗,增加生产成本,延长成型周期,降低生产效率。
目前,实际生产解决壁厚不均问题的方法比较有限,主要是通过材料改性、改变型坯挤出机头的设计以及型坯控制技术对型坯尺寸进行控制。材料改性可以减少型坯的膨胀率和垂伸率,型坯尺寸较为均匀,从而保证制件壁厚的均匀;但是,由于吹塑用材料改性还处于初级阶段,使材料的选择及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生产上有时采用机头口模异型化设计,即增加对应制品拐角等形变量较大处的口模间隙,以保证制件壁厚的均匀性。但由于对异型化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对工业制件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液压伺服系统可根据制件形状通过机头芯棒的上下移动来改变模口间隙,从而改变相应位置的型坯尺寸,以实现壁厚均匀。但是,该法无法实现管坯周向壁厚的调节和控制,而且,制件形状越复杂,需要控制的点数越多,程序设计较为繁琐和困难。
因此,对挤出吹塑成型制件的壁厚分布进行研究,找到减小或克服壁厚不均匀的有效方法,对优化制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挤出吹塑工业制件的异型化口模结构,能够减小或克服壁厚不均匀的现实难题,对优化制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备挤出吹塑工业制件的异型化口模结构,包括口模主体,在口模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纵向流料凹槽。
进一步,所述流料凹槽的槽底面为一曲面朝内的光滑弧面I;
进一步,所述流料凹槽的侧边与口模主体的内壁面之间通过一过渡连接部平滑过渡;
进一步,所述过渡连接部由若干朝向不同的弧面组成;
进一步,沿流料凹槽的侧边至口模主体的内壁面的过渡方向,所述过渡连接部依次包括一曲面朝内的弧面II和一曲面朝外的弧面III;
进一步,所述流料凹槽的深度为3~20mm;
进一步,所述弧面I的曲率半径为3~500mm,所述弧面II的曲率半径为3~500mm,所述弧面III的曲率半径为5~500mm;
进一步,所述流料凹槽沿出料方向,其内径逐渐扩张成宽口;
进一步,所述流料凹槽的数量为1~100个;
进一步,所述流料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半圆形或V形。
为了增加熔体流动稳定性,减少型坯的弯曲,针对工业制件的具体情况,流料凹槽2在口模主体1的内壁上可以是均匀分布,也可以是非均匀的对称分布,也可以是非均匀的非对称分布。
在实际应用中,口模内孔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采用圆锥状、圆柱状、方柱状或组合形状的其它结构,各流料凹槽的深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口模内孔被凹槽隔开的部分的曲面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由于制件形状造成的壁厚不均问题,在挤出机头口模的局部位置开设凹槽,从而增加型坯局部位置的壁厚,得到异型化的型坯,进一步得到成品制件,与传统工艺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制得的制件壁厚均匀,其原料的使用量大大降低,节约了成本;并且由于增加了局部特别是拐折处的壁厚,使制件整体的耐压耐冲击强度大大提高,减少了应力集中,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优化了制品性能;
2.通过过渡连接部将流料凹槽的侧边与内壁面平滑过渡,从而增加了熔体流动的稳定性,减少了异型型坯的弯曲,减少制件的用料总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3.满足制备多种较为复杂的工业制件的要求,实现制件的多样化;
4.将流料凹槽沿内壁面均匀或对称设置,可以有效的增加熔体流动稳定性,减少型坯的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学院,未经重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66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