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洗车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26430.2 | 申请日: | 200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8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陶敏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敏川 |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8000重庆市涪陵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车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车辆清洗用水进行循环利用,对工程车辆轮胎和底盘进行冲洗的洗车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城市的清洁和控制扬尘污染,城市建筑工地的渣土运输车,以及垃圾运输车在出场时要对车辆轮胎和底盘进行冲洗。目前在国内基本上是采用人工用水管冲洗的方式对工程车辆轮胎和底盘进行冲洗,洗车后的污水直接排放污染环境,不但费时费力,还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在国外出现了一种全自动的车辆清洗设备,能够循环利用水资源对工程车辆轮胎和底盘进行冲洗。该设备主要由集水池、沉淀池、带栅格的支承板、除泥装置、水泵、与水泵连接的设置有喷嘴的管道等组成,集水池一般为矩形,沉淀池呈底面为平面,四周侧面为斜面的斗状结构,沉淀池位于集水池内,通过支撑脚架或沉淀池底面支撑在集水池底面,水泵位于集水池内。除泥装置为由电动机驱动的输送带循环转动式结构,在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刮板,除泥装置的一部分位于沉淀池底部,另一部分位于集水池外。带栅格的支承板覆盖在集水池上端,拟冲洗车辆开上支承板上后,车辆的前后轮分别位于四块栅格上。而位于车轮外侧管道上的侧喷嘴,和位于栅格下方管道上的底喷嘴在水泵作用下可对车轮内外侧及底盘进行冲洗(底喷嘴倾斜向上喷水)。冲洗出的泥沙、油污及污水通过栅格进入沉淀池,其中泥沙沉淀到沉淀池底部,通过除泥装置输送带上的挂板将大部分泥沙刮出至集水池外,而经沉淀后的洗车用水从沉淀池上端四周边缘溢出至集水池中,再经集水池内的水泵输送至管道中再次用于车辆的冲洗。
但是,由于冲洗车辆后的污水不但含有大量泥沙,而且还含有部分油污,其进入沉淀池内后,油污由于比重小而漂浮在水面上,随经沉淀后的洗车用水从沉淀池上端边缘溢出至集水池中,再循环用于工程车辆轮胎和底盘的冲洗,而利用含有油污的水对车辆进行清洗将会对车辆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车设备,在循环利用洗车用水对工程车辆轮胎和底盘进行冲洗时,油污不会对车辆造成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述洗车设备包括集水池、沉淀池、带栅格的支承板、除泥装置、水泵、与水泵连接且设置有喷嘴的管道,沉淀池及水泵位于集水池内,沉淀池呈底面为平面,两侧面为斜面的斗状结构,除泥装置的一部分位于沉淀池底部,另一部分位于集水池外,带栅格的支承板覆盖在集水池上端,在沉淀池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与该侧面平行的格板,格板位于沉淀池中与该侧面形成通道,该通道进口位于沉淀池最大深度的中下部位置处,出口位于沉淀池上端该侧面边缘,并与集水池接通,该出口距沉淀池底面的高度小于沉淀池上端其余边缘距沉淀池底面的高度。
沉淀池的两侧面为斜面,能够使沉淀在该侧面上的泥沙滑落至沉淀池底部,从而通过沉淀池底部的除泥装置将泥沙输送至集水池外。
格板与沉淀池侧面形成的通道的出口距沉淀池底面的高度小于沉淀池上端其余边缘距沉淀池底面的高度,能够使沉淀池内的水在未到达沉淀池上端其余边缘时,便先从该通道出口溢出,避免沉淀池内的水从沉淀池上端其余边缘处溢至集水池中。
在格板与沉淀池侧面形成的通道的进口处设置有阻力网,沉淀池中的水通过该阻力网进入格板与沉淀池侧面形成的通道中,阻力网能够对进入格板与沉淀池侧面形成的通道中的水产生一定的阻力,从而使污水在该通道进口处的动荡程度得以减小,有利于沉淀池内污水在进入该通道前得以进一步的沉淀,进一步减少进入集水池内水的泥沙含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洗车设备由于在沉淀池中设置有格板与沉淀池侧面形成水流通道,沉淀池内经沉淀后的污水通过该通道溢入集水池,而不是如现有车辆清洗设备中,沉淀池内的水是经沉淀池上端四周边缘溢出至集水池中,并且该水流通道的进口位于沉淀池最大深度的中下部位置处,从而使飘浮在沉淀池水面上的油污不会通过该水流通道进入集水池,集水池中的洗车用水因不含有油污,故在用其对工程车辆轮胎和底盘进行冲洗时,不会对车辆进行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述洗车设备能够将洗车用水进行循环利用,其除泥沙及油污等轻飘物的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油污对车辆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洗车设备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B线的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敏川,未经陶敏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64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工质冷凝蒸发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逆燃反烧汽化生物质热能取暖锅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