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保险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6418.1 | 申请日: | 200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195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廖德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德义 |
主分类号: | E05B17/14 | 分类号: | E05B17/14;E05B19/08;E05B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 云 |
地址: | 401120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保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锁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盗保险锁。
背景技术
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广泛的应用于的住房、出行工具、保险柜和抽屉当中。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对人们的危害,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由于当前人们所使用锁具的钥匙孔都是暴露于锁体外面,这样,不法分子很容易采用如万能钥匙之类的作案工具,插入锁芯的钥匙孔内,强行转动锁芯,将锁打开,给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为了抵御不法分子的侵害,保障人生和财产安全,人们也采用电子锁、密码锁等,但是这些锁不仅成本比较高,而且结构比较复杂,比较容易损坏,给人们的使用造成一定困难,特别是老人和儿童,在使用这样的锁时非常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开锁工具不易插入锁芯强行转动的防盗保险锁及其配套使用的钥匙和钥匙拨动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盗保险锁,包括锁,其关键在于:所述锁钥匙孔所在的端面上固定链接有防护块,该防护块正对钥匙孔的位置开有缺口,该缺口与钥匙孔正对的内壁开有凹槽。由于有防护块的存在,钥匙的下部先进入凹槽内,然后钥匙的上部才从钥匙孔进入,凹槽槽底与钥匙孔所在端面的距离和钥匙长度相当,只是稍微长于钥匙的长度。只有锁配制的钥匙才能进入锁芯开锁,其它万能钥匙或其它开锁工具都不易进入,即使进入由于防护块的作用,也使不上力进行强行的转动。能起到很好的防盗作用。
上述凹槽前侧壁宽,后侧壁窄,两侧壁之间上宽下窄。钥匙从后面进入防护块缺口。
一种与述防盗保险锁相配合的钥匙,包括钥匙,其关键在于:所述钥匙上、中、下部均开有通孔。钥匙下部进入凹槽后,可以利用细杆之类的东西插入钥匙上的通孔,拨动钥匙进入锁的锁芯内,这样操作更加方便。
一种与钥匙相配合的钥匙拨动杆,其关键在于:所述钥匙拨动杆呈“L”形,该钥匙拨动杆长直段的外端设有手柄,该钥匙拨动杆短直段的外端为圆锥形。在拨动钥匙进入锁芯的过程中,钥匙拨动杆的短直段的自由端插入钥匙通孔内,端头圆锥形的设计便于插入,长直段的自由端设有手柄便于手拿,使用方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不改变原有锁具结构的基础上,只增加了一个防护块,使得不法人员,不易用开锁工具非法打开锁具;也不会增加什么成本,非常实用且运用广泛;同时配套设计了钥匙和钥匙拨动杆,正常的开启锁具非常方便,也不会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盗保险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钥匙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保险锁,包括锁1,所述锁1钥匙孔1a所在的端面上固定链接有防护块2,该防护块2正对钥匙孔1a的位置开有缺口2a,该缺口2a与钥匙孔1a正对的内壁开有凹槽2b。设计中凹槽2b前侧壁宽,后侧壁窄,两侧壁之间上宽下窄。
如图3所示,一种与防盗保险锁相配合的钥匙,包括钥匙3,所述钥匙3上、中、下部均开有通孔3b。
如图4所示,一种与钥匙相配合的钥匙拨动杆,所述钥匙拨动杆4呈“L”形,该钥匙拨动杆4长直段的外端设有手柄,该钥匙拨动杆4短直段的外端为圆锥形。
工作原理:先把钥匙3下端放入防护块2的凹槽2b内,然后将钥匙3对准防盗保险锁钥匙孔,将钥匙拨动杆4短直段的自由端插入钥匙3的通孔3b内,将钥匙3拨动进入锁芯。钥匙3全部进入防盗保险锁后,用手指朝一个方向推动钥匙3下部旋转,将锁具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德义,未经廖德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6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