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摩托车变速箱箱体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6390.1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9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陶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智慧 |
主分类号: | B62M9/04 | 分类号: | B62M9/04;B62M11/04;B60K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54重庆市巴***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摩托车 变速箱 箱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变速箱箱体。
背景技术
为了克服轮毂式电动摩托车直接由电机驱动后轮的缺点,人们开发出了适用于电动摩托车的动力传动装置,如CN 1613715A公开的名称为“电动摩托车动力传动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壳内的变速传动机构和与其连接的电动机,用电动机替代燃油机作功,简化了结构,满足了使用者对电动摩托车提速和爬坡能力的需要,但结构不紧凑,机壳构造存在不足。又如CN2889884Y公告的名称为“电动车变速箱”,包括一个变速箱体、一个装在变速箱体的箱盖、一个装在变速箱体上的电动机和安装在变速箱内的动力减速传动装置。该装置提供了从电动机动力输出到车辆驱动轮的有效动力传动方式,但采用电动机叠加在变速箱体上的方式,不能有效地改善电动机的散热条件,适用于链条传动或皮带传动的变速箱体的结构仍不紧凑,变速箱采用箱体、箱盖两件结构不便于传动部件的安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变速箱箱体,它结构紧凑、整体性强,便于安装传动部件,能保证内部的变速机构可靠地传传递扭矩,并能有效改善电动机的散热条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变速箱箱体,包括后箱体、中箱体和前箱体,在后箱体与中箱体的结合部位设有第一密封垫,在中箱体与前箱体的结合部位设有第二密封垫,其特征在于:
一电动机外壳与中箱体为一整体,在电动机外壳前端与中箱体右部连接的箱壁中心设有一电动机转轴伸入孔,在电动机外壳后端设有端盖,在中箱体左部的上方设有一步进电机转轴伸入孔。采用电动机外壳与中箱体为一整体的结构,使得电动机可以利用体积较大的变速箱箱体及其内的润滑油散热,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电动机的散热条件。
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变速箱箱体,在所述中箱体左部内的隔板上设有圆心呈三角形分布的主传动轴安装孔、从动轴轴承座和变速鼓安装孔,在所述的后箱体的内侧设有与主传动轴安装孔对应的主传动轴轴承座、与从动轴轴承座对应的从动轴安装孔和与变速鼓安装孔对应的变速鼓轴承座。这种组合结构便于传动部件和变速部件的安装,
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变速箱箱体,在所述的中箱体的左侧设有机油孔,右侧设有安装板;在后箱体的上方设有安装吊环,下方设有定制动器软轴位孔。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箱体采用三部分组合结构,所以,便于传动部件和变速部件的安装,从而保证了内部的变速机构可靠地传传递扭矩;由于电动机外壳与箱体为一体,所以,不仅结构紧凑、整体性强,而且有效地改善了电动机的散热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后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10是前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10和图11,本实用新型包括后箱体1、中箱体2和前箱体3,在后箱体与中箱体的结合部位设有第一密封垫4,在中箱体与前箱体的结合部位设有第二密封垫5;
电动机外壳6与中箱体2为一整体,在电动机外壳前端与中箱体右部连接的箱壁中心设有一电动机转轴伸入孔7,在电动机外壳后端设有端盖8,在中箱体左部的上方设有一步进电机转轴伸入孔9;
参见图6、图7、图8和图9,在中箱体左部内的隔板10上设有圆心呈三角形分布的主传动轴安装孔2-1、从动轴轴承座2-2和变速鼓安装孔2-3,在后箱体1的内侧设有与主传动轴安装孔对应的主传动轴轴承座1-1、与从动轴轴承座对应的从动轴安装孔1-2和与变速鼓安装孔对应的变速鼓轴承座1-3;
在中箱体的左侧设有机油孔11,以便加入润滑油;右侧设有安装板12;在后箱体的上方设有安装吊环13,下方设有制动器软轴定位孔14,以便与电动摩托车的车架和平叉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智慧,未经陶智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6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水与余热置换工质焓差对流发电装置
- 下一篇:桥梁防盗泄水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