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腿行走的门式起重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6386.5 | 申请日: | 200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33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光;张顺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5/02 | 分类号: | B66C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50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尤其是单腿行走的门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作为吊运物品的门式起重机,广泛应用在工厂、矿山、建筑工地等,其作用是将需要吊运的物品从一个地方移动/输送到另一个地方。现有技术的门式起重机,其主梁支撑在左、右两个支撑腿上,两个支撑腿在行走动力装置作用下在地面或轨道上平行移动。该种结构的门式起重机,需要设置与两个支撑腿相配合的轨道,占用的操作空间和施工场地较大;在施工场地较小、狭窄的地方,就受到较大的限制和制约。尤其是在重庆等非平原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地势等的限制,架桥、修路等建设施工场地普遍偏小,除了堆放材料和工具的场地,留给龙门式起重机的操作空间就较小,龙门式起重机的操作就受到很大限制;在更多的情况下,由于施工场地的过于狭窄,无法为其提供最低限度的操作空间,不适应狭窄施工场地的施工需要,甚至无法使用该种门式起重机,增加了施工难度、甚至造成建设施工的延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门式起重机的两个支撑腿在地面或轨道上平行移动、占用的操作空间和施工场地较大、不适应狭窄施工场地施工需要的不足,提供一种占用的操作空间和施工场地较小、适应狭窄施工场地施工需要、采用弧线运动的单腿行走的门式起重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单腿行走的门式起重机,包括起重机本体,其特征在于:门式起重机主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活动支撑腿和固定支撑腿上,门式起重机主梁与固定支撑腿之间是活动连接;活动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在行走轨道上或其内移动。
进一步的特征是:门式起重机主梁与固定支撑腿之间通过活动转轴活动连接。
所述行走轨道是整个封闭的水平圆环状或不封闭的水平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的单腿行走的门式起重机,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由于其中一个支撑腿固定、另一个支撑腿围绕该固定的支撑腿旋转作水平圆弧运动,不需要作平行直线运动,需要的操作空间和施工场地较小,特别适合狭窄施工场地施工需要。
2、结构简单、控制操作容易。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门式起重机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1-起重机本体,2-门式起重机主梁,3-活动支撑腿,4-行走轮,5-固定支撑腿,6-固定基础,7-行走轨道,8-活动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单腿行走的门式起重机,包括起重机本体1,起重机本体1包括现有起重机的电路控制装置、行走动力装置等;起重机本体1主要由行车主梁2、活动支撑腿3和固定支撑腿5组成,门式起重机主梁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活动支撑腿3和固定支撑腿5上,门式起重机主梁2与活动支撑腿3之间是紧固连接,主门式起重机梁2与固定支撑腿5之间是活动连接;活动支撑腿3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4,行走轮4在行走轨道7上或其内移动,行走轨道7是整个封闭的水平圆环状或不封闭的水平圆弧状。固定支撑腿5通过固定基础牢固设置在适宜位置,门式起重机主梁2与固定支撑腿5之间通过活动转轴8活动连接;在起重机的电路控制装置、行走动力装置作用下,活动支撑腿3带动行车主梁2围绕固定支撑腿5转动,活动支撑腿3的行走轮4在行走轨道7上或其内移动,其运动轨迹是水平圆弧或整圆,在扇形或圆形范围内进行起重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63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胶印效果的瓦楞纸板水性印刷开槽模切机
- 下一篇:压力机飞轮测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