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加热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25994.4 | 申请日: | 2009-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5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斌;李一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1/02 | 分类号: | H05B1/02;B60N2/56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于俊汉 |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加热 开关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有控制芯片信号输出的逐级控制电路的后座椅加热开关,特别是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开关。
背景技术:汽车座椅加热开关一般多采用机械开关,此类型开关结构较为复杂,易发生故障;对汽车座椅加热控制一般多采用直接连接加热负载的方法,开关因需直接承受较大电流而容易失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利用该开关能实现对汽车上座椅加热的逐级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用发光二极管的两种不同颜色光表示座椅加热的低热、高热状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内含电路板的汽车座椅加热开关,其电路板上有微动开关、控制芯片单元、继电器;其控制电路分为三级逐级控制,开关上按钮每按压微动开关一次,控制芯片单元输出相应信号,使继电器(JI、JII)接通或断开,达到对汽车座椅加热负载进行控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按钮、壳体和电路板组成,壳体的上方安装按钮,在按钮上有高低热状态指示灯,在壳体内安装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开关信号逐级控制电路,分为三级逐级控制;该电路由电路板上微动开关、控制芯片单元、继电器JI、继电器JII构成;其中控制芯片单元接在接插口I与电源IG连接,控制芯片单元与继电器JI连接通过接插口II与座椅加热低热负载连接,控制芯片单元与继电器JII连接通过接插口III与座椅加热高热负载连接。
用一个微动开关经过2个继电器JI、JII对座椅内的加热装置的输出功率进行三级步进控制;三级步进控制包括关闭、低热、高热依次循环。
座椅加热开关用发光二极管的2种不同颜色光表示座椅加热的低热、高热。
与现有机械结构开关比较,本实用新型由电路板上的微动开关、控制芯片单元、继电器(J1、J2)组成逐级信号控制电路,不但可避免开关上电触点直接承受较大电流而损坏,同时其结构也比机械开关简单,故障发生率低。
附图说明:图1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电气原理图。
图中1.按钮,2.壳体,3.电路板,4.微动开关,5.控制芯片单元,6.继电器JI,7.接插口II,8.座椅加热低热负载,9.座椅加热高热负载,10.接插口III,11.继电器JII,12.接插口I,13.电源IG,14.高低热状态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图1~3中,壳体2的上方安装按钮1,在按钮1上有高低热状态指示灯14,电路板3安装在壳体2内,通过设在壳体上的接插口与外部的加热负载、电源等相连。电路板3上设有逐级信号控制电路,分为三级逐级控制,该电路由电路板上的微动开关4、控制芯片单元5、继电器JI6、继电器JII11构成,其中控制芯片单元5接在接插口I12与电源IG13连接,控制芯片单元与继电器JI6连接通过接插口II7与座椅加热低热负载8连接,控制芯片单元与继电器JII11连接通过接插口III10与座椅加热高热负载9连接。按钮1按压微动开关4一次,控制芯片单元输出信号,使继电器JI6吸合,接通座椅低加热负载8;按钮1按压微动开关4二次,控制芯片单元输出信号,使继电器JII11吸合,继电器JI6断开,接通座椅高加热负载9;按钮按压微动开关三次,控制芯片单元输出信号,使继电器JI6、JII11同时断开,切断座椅低、高加热负载电源,如此往复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5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