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平衡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25933.8 | 申请日: | 200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0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邓汝明;陈闽;罗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平坝县新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53/52 | 分类号: | B65G53/52;B65G53/34 |
| 代理公司: | 贵州国防工业专利中心 52001 | 代理人: | 杜胜雄 |
| 地址: | 561116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平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平衡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超浓相粉状物料输送系统的压力平衡装置,可用于超浓相粉状物料输送系统的排风和系统压力平衡调节。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浓相粉状物料输送系统的排风和系统压力平衡调节时,一般是通过每节风动溜槽的排风管上安装的布袋来实现的,该方式在使用时存在的缺点为:①布袋与烟气净化系统联接时,由于布袋不能产生负压,从而使输送系统要求的工作压力增高,可达6000Pa-8000Pa;②当布袋内装满排除的粉尘时,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就会造成排气不畅,从而使输送系统不能正常工作;③要定期清理布袋内的粉尘,增加了操作人员的维护工作量;④由于超浓相输送系统大部分是安装在室外,布袋更易于遭受恶劣环境的侵蚀,如雨淋、日晒等,如不及时更换就会造成输送系统工作不正常。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超浓相粉状物料输送系统的压力平衡装置,不仅可用于超浓相输送系统的压力平衡调节与排风,而且还可减少系统的维护成本,另外该压力平衡装置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安装在室内、外都可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平衡管、排气管和设置在排气管上的调节阀,平衡管内设置有挡板,排气管出口设置有法兰盘,调节阀与排气管出口的法兰盘采用螺栓连接。
上述挡板为若干层,至少为1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为:①在排气管上设置了调节阀,可方便地实现超浓相输送系统的排风;②压力平衡装置与烟气净化系统联接时可很容易地实现烟气净化系统的负压,从而使输送系统要求的工作压力降低;③平衡管内设置了挡板,使物料流动时更加平稳;④压力平衡装置由金属材料制成,不易受安装环境的影响,安装在室内、外都可以,另外也大大降低了超浓相输送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超浓相输送系统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平衡管,2-排气管,3-调节阀,4-法兰盘,5-挡板,6-压力平衡装置,7-风动溜槽,8-阀门,9-物料输入口,10-进风口,11-物料输出口,12-主风管,13-收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的依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平衡管1、排气管2和设置在排气管2上的调节阀3,平衡管1内设置有挡板,挡板为若干层,至少为1层,排气管2出口设置有法兰盘4,调节阀3与排气管2出口的法兰盘4采用螺栓连接。
上述平衡管1、排气管2、调节阀3和挡板的材料为不锈钢。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超浓相输送系统中的安装示意图。压力平衡装置6的法兰4与超浓相输送设备的排风口连结,为了保证密封,在两者间加密封垫,排气管2与收尘管13焊接;超浓相输送系统工作时,物料从系统物料输入口9进入超浓相输送设备,在风机供风的动力下,流向物料输出口11,从物料输出口11接到电解槽或其它设备,系统内的风从排风口经压力平衡装置6转排到收尘管13,后通过净化系统过滤后排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压力平衡装置的工作过程为:超浓相输送系统在工作时,风机要为系统提供足够的压力的风量,物料才能沸腾流动,由于风机一直在供风,要保证浓相输送系统的正常输送,就要保持系统内的压力平衡,即有进风,就要有排气,系统排气从系统排风口经压力平衡装置6的平衡管1转排气管2后进入净化收尘管,排气大小用调节阀3来调整;由于系统内风是正压,净化收尘管是负压,物料有可能随排气而走,在压力平衡装置6的平衡管1内增设多层挡板,就是将物料挡回,随排气进入收尘管的只是粉尘和气,而粉尘和气经过净化系统的处理符合环保要求后排出。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平坝县新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平坝县新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59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