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焦炉煤气汽车供气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25530.3 | 申请日: | 2009-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7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旭光 |
| 主分类号: | B60K15/01 | 分类号: | B60K15/01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夏林 |
| 地址: | 553001 贵州省六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焦炉煤气 汽车 供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供气系统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压缩焦炉煤气汽车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主要消耗石油资源,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因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有限,近年来价格飞涨导致汽车的使用成本日趋加大,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已成为发展趋势。
焦炉煤气是煤焦化过程得到的可燃气体。其产率和组成因炼焦煤质和焦化过程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每吨干煤可产焦炉煤气300~350m3(标准状态)。煤气组成(体积%)为:氢55~60,甲烷23~27,一氧化碳5~8,C2以上不饱和烃2~4,二氧化碳1.5~3,氮3~7,氧0.3~0.8。焦炉煤气属于中热值煤气,其热值每标准立方米约为17~19MJ,适合作高温工业炉的燃料和城市煤气。焦炉煤气含氢量高,分离后用于合成氨,其他成分如甲烷和乙烯等可用作有机合成原料。焦炉煤气为有毒和易爆性气体,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6~30%(体积)。目前焦炉煤气主要用于发电、生产化肥、生产甲醇、生产氢、生产直接还原铁等。目前尚未有作为汽车燃料使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供气安全、经济且无污染的压缩焦炉煤气汽车供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焦炉煤气汽车供气系统,包括储气瓶、减压装置、控制装置及混合器,其中:储气瓶与减压装置之间通过高压管连接,高压管上依次设有开关及压力表,减压装置通过低压管与缓冲瓶连接;缓冲瓶与控制装置之间并联有分别设有电磁阀A、电磁阀B的两根低压管,控制装置与混合器之间通过低压管连接,在电磁阀B与混合器之间设有与控制装置并联的设有怠速调整阀的低压管。
上述的压缩焦炉煤气汽车供气系统,其中:储气瓶1的耐压强度大于30Mpa。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储气瓶用于存储压缩气体,其耐压强度不小于30Mpa,气瓶容量可根据具体要求确定.从储气瓶内出来的高压气体经过开关(此开关起到过流自动保护、安全排放阀的作用)及减压装置,进入到缓冲瓶中.减压装置和缓冲瓶的作用是将前级并不稳定的高压气体进行减压,并向后级供应恒压气体,以保证气流的稳定.从缓冲瓶中出来的气体分两路经电磁阀A和电磁阀B进入焦炉煤气控制装置再到焦炉煤气、氧气混合器中送入到发动机.焦炉煤气控制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与油门踏板联动,同步控制着气体流量的大小;在发动机稳定工作时让气体保持恒压,在加速时,打开第二通道提升气体流量以增加发动机扭矩.在电磁阀B管路上分处一支路,经怠速调整阀直接送入到焦炉煤气、氧气混合器,起到稳定怠速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满足汽车安全使用压缩焦炉煤气的需要.由于其使用了压缩焦炉煤气,即经济又无污染.可在不改变车原有的内燃机系统的情况下,加装本套系统,使汽车既能用气又能用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
1、储气瓶,2、开关,3、压力表,4、减压装置,5、缓冲瓶,6、电磁阀A,7、电磁阀B,8、控制装置,9、怠速调整阀,10、混合器,11、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缩焦炉煤气汽车供气系统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参见附图,压缩焦炉煤气汽车供气系统,包括储气瓶1(其耐压强度不小于30Mpa)、减压装置4、缓中瓶5、控制装置8及混合器10,其中:储气瓶1与减压装置4之间通过高压管连接,高压管上依次设有开关2及压力表3,减压装置4通过低压管与缓冲瓶5连接;缓冲瓶5与控制装置8之间并联有分别设有电磁阀A6、电磁阀B7的两根低压管,控制装置8与混合器10之间通过低压管连接,在电磁阀B7与混合器10之间设有与控制装置8并联的设有怠速调整阀9的低压管。
参见图2,使用时,将混合器10与发动机11连接。从储气瓶1内出来的高压气体经过开关2(此开关起到过流自动保护、安全排放阀的作用)及减压装置4,进入到缓冲瓶5中。减压装置4和缓冲瓶5的作用是将前级并不稳定的高压气体进行减压,并向后级供应恒压气体,以保证气流的稳定。从缓冲瓶1中出来的气体分两路经电磁阀A6和电磁阀B7进入焦炉煤气控制装置8再到焦炉煤气与氧气的混合器10中,送入到发动机1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旭光,未经王旭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55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