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发光二极管的阻断式电极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4881.2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6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为民;马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扬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00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光二极管 阻断 电极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的电极支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的阻断式电极支架,能够有效防止发光二极管在灌封工序中阻断液态环氧树脂的虹吸作用。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电极支架的结构通常为扁平状结构,大多是由金属片通过冲压而成的,通常在扁平状的电极支架中有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则为毛糙面,导致在进行发光二极管的灌封工序时,液态的环氧树脂会在电极支架的毛糙面上发生虹吸现象,使得环氧树脂分布到电极支架的负极引脚和正极引脚的表面,这就增加了环氧树脂的消耗量,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分布在负极引脚和正极引脚表面的液态环氧树脂受热固化后就牢牢的包封在负极引脚和正极引脚的表面了,导致在对发光二极管中的负极引脚和正极引脚进行焊接时会出现虚焊的现象,从而大大影响了发光二极管的安装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制作容易,焊接可靠性强的用于发光二极管的阻断式电极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发光二极管的阻断式电极支架包括正极引脚和带有发光腔座的负极引脚,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相互配合,该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中均有一个面为毛糙面,所述发光腔座位于负极引脚的上端,其特点在于:所述正极引脚的上部开有正极阻断槽,该正极阻断槽位于正极引脚的毛糙面上,所述负极引脚的上部开有负极阻断槽,该负极阻断槽位于负极引脚的毛糙面上。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正极阻断槽和负极阻断槽分别能够阻断液态环氧树脂虹吸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上,从而提升了发光二极管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正极阻断槽和负极阻断槽分别与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相垂直。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中正极阻断槽和负极阻断槽的对环氧树脂的阻断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正极阻断槽和负极阻断槽的条数均在1-5条之间。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更为容易。
本实用新型所述正极阻断槽和负极阻断槽的条数均为三条。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为简单,阻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毛糙面上分别开有正极阻断槽和负极阻断槽,在制作发光二极管的灌封工序中,液态的环氧树脂沿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毛糙面而发生虹吸现象时,环氧树脂在遇到正极阻断槽和负极阻断槽时被阻断,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液态的环氧树脂分布到整根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表面,不仅减少了环氧树脂的消耗量,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而且有利于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更加牢固的进行焊接,防止出现虚焊现象,提升了发光二极管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中用于发光二极管的阻断式电极支架为扁平状结构,该电极支架是通过冲压而成的,在电极支架中有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则为毛糙面。本实用新型中扁平状结构的电极支架为现有技术,在电极支架中有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毛糙面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为公知常识,故此处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用于发光二极管的阻断式电极支架包括下部横经1、中部横经2、正极引脚3和负极引脚4,其中正极引脚3和负极引脚4以成对的形式出现,且正极引脚3和负极引脚4相互配合。由于电极支架中有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毛糙面,故在正极引脚3和负极引脚4中也均有一个面为光滑面,正极引脚3和负极引脚4中的另一个面则为毛糙面。本实施例中正极引脚3和负极引脚4的下部均连在下部横经1上,正极引脚3和负极引脚4的中部均连在中部横经2上。本实用新型中正极引脚3和负极引脚4以成对的形式出现为现有技术;正极引脚3和负极引脚4的下部均连在下部横经1上,以及正极引脚3和负极引脚4的中部均连在中部横经2上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为公知常识。
本实施例中负极引脚4的上端带有一个发光腔座7,在发光腔座7内有一个发光腔,发光二极管中的LED芯片就可以固定在发光腔内。本实用新型中在负极引脚4的上端带有一个发光腔座7以及发光腔座7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4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完全断电功能的感应式插座
- 下一篇:一种活动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