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电源电话扩音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24619.8 | 申请日: | 2009-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5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建;陈金卫;丁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文建 |
| 主分类号: | H04M1/60 | 分类号: | H04M1/6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电话 扩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话扩音装置,特别是一种免电源电话扩音装置。适用于家庭或工厂、学校等公共嘈杂场所的电话通讯。
背景技术
电话通讯在产生之初并没有考虑听障者或嘈杂环境下的使用问题,而随着国际性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因老龄化引起的感音性听障者日趋增多;另外,类似生产性场所的嘈杂环境也使得电话通讯效果很差甚至无法完成。因此,在较早的时间市场上就产生了类似于“电话扩音器”之类的产品,以及有申请号为200720110274.1的专利技术;但迄今为止,尚无不需要电池或外接电源的此类产品及技术问世。
实际上,因为交流电网与电话网的交叉干扰问题,甚至没有此类产品是以外接电源作为实施方案的,即绝大多数产品是以电池供电来使用的。然而电池供电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因为电话使用的无法预见性,电话扩音器必须始终供电,可以设置一个电源开关来控制其功耗,但在使用电话时要求使用者要先操作开关显然不切实际,因此该类产品的环保性能极其恶劣,而且电话机通话时间占空闲时间比例很小,导致绝大多数电池是浪费了;其二,频繁更换电池带来的不便利性,尽管有的产品宣传使用了较为先进的节能技术,但因该产品本身至少包含一个功率放大器,节能技术始终是有极限的;这样,更换电池成为此类产品最重要的日常维护工作,更麻烦的是,使用者无法预知什么时候该换电池,直到一次电话通讯无法完成,这在生产性场所有时候是不允许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电源电话扩音装置,旨在不使用包括电池在内的辅助电源,而实现免电源的电话扩音功能,使得听障者或在嘈杂场所的电话机使用正常,同时该产品环保、无须维护、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免电源电话扩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极性保护电路、稳压电路、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和音频耦合电路组成,其中极性保护电路的端口I与电话线连接,而其端口II与电话机相连接,极性保护电路输出的电压经稳压电路稳压后提供给音频功率放大电路;从电话机手柄插口输出的听筒信号经端口IV输至音频耦合电路,音频耦合电路将该听筒信号耦合至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而经过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信号又通过端口III重新输送到手柄听筒上。
所述极性保护电路是由4个二极管组成的桥路。
所述稳压电路为一个稳压二极管,输出3.3V直流电压。
所述音频功率放大电路主要为一集成电路U1,其输入脚2接稳压电路的输出脚3,而U1的另一输入脚7接音频耦合电路的输出,集成电路U1的输出脚1和输出脚3连接至与手柄相连的端口III。
所述音频耦合电路包括变压器T1、电阻R2、可变电阻R3和电容C5、C6,其中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经电容C5与端口IV相连,而电阻R2和可变电阻R3组成一个可变的衰减电路用以调节放大倍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扩音装置串接在电话线和电话机之间,装置内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利用电话线路提供的电流工作(仅在电话机使用时才工作),无须使用包括电池在内的辅助电源供电,放大电话机听筒上的音量使得听障者或在嘈杂场所的电话机使用正常;本产品免除电池供电后能产生巨大的环保效果;另外因为不用电池等辅助电源使该产品日常使用不须维护,显著降低了产品故障率,极大提高产品寿命及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极性保护电路1、稳压电路2、音频功率放大电路3和音频耦合电路4组成,其中极性保护电路1的端口I与电话线5连接,而该电路的端口II与电话机6相连接,极性保护电路输出的电压经稳压电路2稳压后提供给音频功率放大电路3;本例从电话机手柄插口输出的听筒信号经端口IV输至音频耦合电路4,音频耦合电路将该听筒信号耦合至音频功率放大电路3的输入端,而经过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信号又通过端口III重新输送到手柄7听筒上。
本例的极性保护电路1是一个电话机常用的电路,它是由4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其作用是使输送到稳压电路2的电压极性始终是正确的,除本例外,还有其它方法可使随机的电话线极性转化为一个确定的极性,如可以通过开关切换或使用2个极性相反的插座并联,使得电话线接入的极性始终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文建,未经丁文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46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