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脱扣的断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2822.1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0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许利战;祁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力西电气(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40 | 分类号: | H01H71/4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阿宝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电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的低压电器,具体是指一种快速脱扣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低压线路的过电流或短路保护的断路器主要结构如下:在外壳中依次设置有接线座、双金片、触头组件、开关组件、电磁组件、在双金片和电磁组件的触头端之间还并设有灭弧罩,触头组件包括有静触头、动触头、脱扣件、锁扣件以及弹簧,开关组件包括有转动手柄、传动连杆以及扭簧,且传动连杆与锁扣件和脱扣件相配合联动构成脱扣锁扣动作,这种传统结构的断路器当出现过电流或者短路时,动铁芯头端推顶脱扣件转动,该脱扣件转动使得传动连杆与锁扣件之间脱扣,从而使得与锁扣件联动的动触头与静触头分闸,但是该结构的断路器,由于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分闸是需要动铁芯的力经脱扣件、锁扣件后在传递给静触头,传力行程较长,分闸速度不够迅速,导致电弧不容易瞬间熄灭,容易烧坏断路器外壳和触头,而且分闸速度较慢,断路器内瞬间电流过大,使得断路器存在发生爆炸的安全隐患。此外,这种结构的断路器在动触头被电动斥力斥开后,在触头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再次合闸,分闸性能不够好,易带来事故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分闸迅速,且分闸后能防止动静触头再次合闸的分闸稳定性佳的一种快速脱扣的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以及依次设置在其中的有接线座、双金片、触头组件、开关组件、电磁组件、在双金片和电磁组件的触头端之间还并设有灭弧罩,触头组件包括有静触头、动触臂、脱扣件、锁扣件以及弹簧,开关组件包括有转动手柄、传动连杆及其扭簧,所述的传动连杆与锁扣件和脱扣件联动配合构成脱扣锁扣动作,所述的脱扣件和双金片之间设置有拉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传动件,该传动件活动设置在脱扣件和电磁组件的动铁芯之间,且该传动件的头端通过销轴可转动安装在壳体上,该传动件上对应于动铁芯的头端设置有与之推顶配合的推顶部,所述的脱扣件的尾端设置有与该推顶部推顶配合的推顶头,所述的传动件上设置有与动触臂推顶配合的推顶凸头。通过本设置,当出现过电流或者短路时,电磁机构的动铁芯弹出,推顶传动件,传动件再顶推脱扣件转动完成脱扣分闸,由于传动件的推顶凸头与动触壁顶推配合,因此在动铁芯头端顶住传动件的时候,该传动件也将动触壁朝分闸的方向顶住,防止因为动触臂被电动斥力斥开后,在触头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再次向静触头运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分闸速度快,且分闸后能防止动静触头再次合闸,此外该传动件还将动触壁的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隔开一定得安全距离,能够使得电弧容易熄灭,解决了传统断路器因为电弧难以快速熄灭而导致烧坏断路器甚至发生爆炸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传动件的推顶部为立柱形,且该推顶部通过定位销可滑移地定位在壳体上,且所述的壳体设置有与该定位销适配的滑移槽。通过本设置,使得传动件的转动的稳定性更佳,使得与传动件联动的脱扣件的转动稳定性也相对更好。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定位销通过滑移槽穿出壳体,且该定位销的外端穿入到并装的下一极断路器的传动件的推顶部上构成多极断路器的联动配合。通过本设置,当将多个断路器并装叠加成多极断路器时,只需对通过定位销和传动件进行多极之间联动操作即可,脱扣所需的力较小,减少了过载脱扣时双金片的弯曲程度。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动铁芯的头端为伞形帽状结构。本设置,使得动铁芯的头端和传动件之间的顶推配合的受力面积,更加稳定可靠。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介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触头组件部分结构正面视角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触头组件部分结构背面视角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传动件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力西电气(宁波)有限公司,未经德力西电气(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2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