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搬运成品涤纶丝的搬运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2704.0 | 申请日: | 200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4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明;钟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1/10 | 分类号: | B62B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搬运 成品 涤纶 搬运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车,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搬运成品涤纶丝的搬运车,属于一种用于搬运成品涤纶丝的设备。
背景技术
涤纶丝成品的搬运入库工序在涤纶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涤纶丝成品常用徒手进行搬运,使得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当然,目前也有使用搬运车来搬运成品涤纶丝,但是使用现有的搬运车进行搬运时,涤纶丝成品容易出现碰毛、擦毛和塌边的情况,导致对涤纶丝成品产生一定的破坏,从而降低了涤纶丝成品的质量,影响涤纶丝成品的后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的用于搬运成品涤纶丝的搬运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搬运成品涤纶丝的搬运车包括架体和轮子,所述轮子安装在架体的前部,其特点在于:还包括载物板和挡物栏,所述载物板固定在架体的前端,该载物板与架体之间的角度在90°-110°之间,所述挡物栏固定在架体和载物板上,且该挡物栏位于载物板的两侧。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的搬运涤纶丝成品,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载物板为铁板。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所述轮子为橡胶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挡物栏的形状为形,该挡物栏的一端固定在架体上,所述挡物栏的另一端固定在载物板上。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非常方便,可以高效的搬运成品涤纶丝,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将待搬运的涤纶丝放置在载物板上即可,然后操作者推动架体上的手柄就可以实现搬运成品涤纶丝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在载物板的两侧固定有挡物栏,挡物栏对载物板上的成品涤纶丝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涤纶丝成品在搬运途中受到损坏,确保涤纶丝成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制造方便,生产成本低,而且大大降低了搬运涤纶丝成品的工作量,提高了搬运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用于搬运成品涤纶丝的搬运车包括架体1、轮子2、载物板3和挡物栏4,本实施例中载物板3为长方形的铁板,本实用新型中的载物板3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选用其他材料制备而成。
本实施例中的架体1为一个类似矩形的框,在架体1上设置有手柄5。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轮子2,两个轮子2安装在架体1的前部,也就是安装在架体1中远离手柄5的一头,本实施例中的轮子2为橡胶轮,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其他类型的轮子2。本实用新型中的架体1和轮子2与现有技术相同或者相近似,此处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的载物板3通过焊接固定在架体1的前端,即载物板3固定在架体1中远离手柄5的一端。本实施例中载物板3与架体1之间的夹角β的度数为100°,本实用新型中载物板3与架体1之间的夹角β的度数可以在90°-110°之间。本实施例中挡物栏4的形状为形,其中挡物栏4中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架体1上,挡物栏4中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载物板3上,且挡物栏4位于载物板3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中挡物栏4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中的挡物栏4可以固定在架体1和载物板3上,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的挡物栏4可以固定在架体1和载物板3之间,且挡物栏4要位于载物板3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的搬运车主要用于搬运成品涤纶丝,使用非常的方便,只需将待搬运的成品涤纶丝放置在本实施例中的载物板3上,然后通过手柄5推动搬运车即可实现对成品涤纶丝的搬运功能。本实施例中的挡物栏4对成品涤纶丝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成品涤纶丝在搬运过程中受到损坏。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2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巧油灰刮
- 下一篇:次氯酸钠发生器单极平板压花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