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22490.7 | 申请日: | 2009-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4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马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达飞 |
| 主分类号: | A63H5/00 | 分类号: | A63H5/00;A63H3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 地址: | 323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玩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儿童玩具种类繁多,有卡通玩具、毛绒玩具、竹木玩具等,尤其是竹木玩具因其材料环保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市场上的竹木玩具多为积木、棋类等产品,现有的产品存在结构简单、可玩性不佳、种类单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丰富竹木玩具的种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公开了一种结构新颖、能发出声音可玩性强的可移动的竹木玩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包括头形构件、躯壳、发声器、发声开关和至少2组移动脚;头形构件与躯壳前部相连接,躯壳由若干块竹木板拼接构成,躯壳内设置空腔,发声器装在空腔内,发声开关一端连接发声器另一端伸出躯壳外;移动脚安装在躯壳的底部,每组移动脚均由连接轴及固定在其左右两端的2个滚球构成,连接轴穿设在躯壳上,躯壳底部高于滚球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滚球呈圆形,其由多块竹板拼接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脚是前后2组,即躯壳左右两边分别设置2个滚球。
作为优选,所述发声器是挤压发生器,发声开关是挤压棒,挤压棒底端与挤压发生器相连,顶端伸出躯壳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头形构件由多块竹木板拼接构成,头形构件通过圆柱连接躯壳前部。
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计的一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头形构件与躯壳前部相连接,移动脚安装在躯壳的底部,躯壳内装有发声器。整个竹木玩具可以随移动脚上滚球的滚动而移动,并且通过发声开关可以控制发声器发出声音。该产品丰富了竹木玩具的种类,同时具有结构新颖、可以移动、能发出声音可玩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图2所示的一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由头形构件4、躯壳1、圆柱3、发声器8、发声开关5和2组移动脚构成。
头形构件4由多块竹木板41拼接构成。躯壳1由若干块竹木板11拼接构成。每组移动脚均由连接轴6及固定在其左右两端的2个滚球2构成,滚球2呈圆形,其由多块竹板21拼接构成。发声器8是挤压发生器,发声开关5是挤压棒。
头形构件4通过圆柱3连接躯壳1前部。躯壳1内设置空腔7,挤压发生器装在空腔7内,挤压棒底端与挤压发生器相连,顶端伸出躯壳1顶部外。移动脚安装在躯壳1的底部,连接轴6穿设在躯壳1上,2组移动脚是前后设置,即躯壳1左右两边分别设置前后2个滚球2,躯壳1底部高于滚球2底部,便于滚球2带动整个玩具滚动。
使用时,推动躯壳1、连接轴6、滚球2和头形构件4均可以使滚球2滚动从而实现整个竹木玩具的移动。按下挤压棒顶端,挤压棒底端下压挤压发生器,挤压发生器就会发出声音,挤压棒与挤压发生器及内腔7存在位置以及连接配合上的关系所以挤压棒不会脱出躯壳内腔7。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例如移动脚的数量也可以是3组或者4组;躯壳1和头形构件4的形状也可以是各种各样,如整个竹木玩具可以呈奶牛形状,按下挤压棒,挤压发生器发出声音,寓意为挤牛奶。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达飞,未经马达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24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分型面挡板的压铸模具结构
- 下一篇:具有辅助滑块导滑的大型压铸模具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