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相控阵技术的多模式微驱动力源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22193.2 | 申请日: | 200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26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贾坤;杨克己;吴佳杰;邵泉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9/14 | 分类号: | G01N29/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相控阵 技术 模式 驱动力 | ||
1、一种基于相控阵技术的多模式微驱动力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工控机的上位机(1)、CAN总线(2)、超声发射卡(3)、高频线性功放(4)和超声换能器阵列(5);基于工控机的上位机(1)的CAN接口经CAN总线(2)、超声发射卡(3)、高频线性功放(4)与超声换能器阵列(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相控阵技术的多模式微驱动力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发射卡(3)包括十五个信号发生单元(6)和信号发生及同步控制单元(7);十五个信号发生单元(6)和信号发生及同步控制单元(7)的一端经各自的CAN接口分别与CAN总线(2)相连,十五个信号发生单元(6)和信号发生及同步控制单元(7)的另一端分别与高频线性功放(4)中各自的4路高频线性功放相连;信号发生及同步控制单元(7)分别与十五个信号发生单元(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相控阵技术的多模式微驱动力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五个信号发生单元(6)结构相同,均包括CAN接口(8)、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9)、地址总线(10)、数据总线(11)、控制总线(12)、基于FPGA的接口模块(13)、4个10位高速D/A转换器(14)、用于产生比较幅值的4个高速D/A转换器(15)和4个功放及补偿电路(16);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9)通过CAN接口(8)与CAN总线(2)相连,通过地址总线(10)、数据总线(11)和控制总线(12)分别与基于FPGA的接口模块(13)相连;4个10位高速D/A转换器(15)和用于产生比较幅值的4个高速D/A转换器(14)的一端分别与基于FPGA接口模块(13)相连,用于产生比较幅值的4个高速D/A转换器(14)的另一端分别与各自的功放及补偿电路(16)相连;用于产生比较幅值的4个高速D/A转换器(14)分别与各自的10位高速D/A转换器(1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相控阵技术的多模式微驱动力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发生及同步控制单元(7)除了与所述的十五个信号发生单元(6)结构相同外,还具有同步控制模块(17),同步控制模块(17)分别与基于FPGA的接口模块(13)和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9)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相控阵技术的多模式微驱动力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9)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晶振、CAN接口电路、复位芯片、JTAG调试口、电源接口、RAM芯片和输入输出接口组成;所述晶振、CAN接口电路、复位芯片、JTAG调试口、电源接口、RAM芯片分别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相控阵技术的多模式微驱动力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控制模块(17)包括结构相同的两个三态转换阵列、2个8单元高速光耦元件;每个三态转换阵列分别与DSP的I/O引脚、高速光耦相连;光耦与FPGA触发引脚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相控阵技术的多模式微驱动力源,其特征在于:高频线性功放(4)由PA19芯片,IN4148型二极管D1、D2,PK MUR120型二极管D3、D4,电容C1、C2、C3、C4、Cc、Cf,电阻Ri、Rf、Rcl+、Rcl-,电源+40V、-40V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21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