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扇转速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1873.2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392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荣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F04D25/08;H05K7/2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树镛 |
地址: | 315145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转速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随电子产品机箱内温度变化而实时调节散热风扇转速的电路,具体讲是一种风扇转速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风扇转速控制电路包括放大电路、分压电路,放大电路由三组电阻、二级管、两组晶体管与一电容构成控制风扇驱动及可调变转速的电路;分压电路由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三组电阻与二级管所构成可侦测温度变化的电路。由上述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现有技术的风扇转速控制电路的使用的电子元器件比较多,电路结构比较复杂、成本高且由于电子元器件比较多,因此上述电路在工作的过程中稳定性会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工作稳定性高的风扇转速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风扇转速控制电路,包括热敏电阻RT和风扇FAN,它还包括电压调节器U1和电阻R1,所述的电压调节器U1、风扇FAN串联在电源的正、负极输入端;所述的热敏电阻RT的一端与电压调节器U1的ADJ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的电阻R1的一端与电压调节器U1的OUT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电压调节器U1的ADJ端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风扇转速控制电路包括热敏电阻RT、风扇FAN、电压调节器U1和电阻R1,该电路使用的电子元器件非常少,电路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且由于元器件少,所以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高。
作为改进,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输入端并联了一个电容C1来滤波以提高电源输入电压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风扇转速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扇转速控制电路,包括热敏电阻RT和风扇FAN,它还包括电压调节器U1和电阻R1,所述的电压调节器U1、风扇FAN串联在电源的正、负极输入端,也就是电源的正极与电压调节器U1的IN端连接,其OUT端与风扇FAN的正极连接,风扇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的热敏电阻RT的一端与电压调节器U1的ADJ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的电阻R1的一端与电压调节器U1的OUT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电压调节器U1的ADJ端连接。RT用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在温度升高的时后.阻值就会变大)。
所述的风扇转速控制电路还包括一电容C1,所述电容C1并联在电源的正、负极输入端,也就是电容C1的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其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所述电压调节器U1的型号为LM317,由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温度上升时.RT的阻值就变大,电压调节器U1的输出电压Vout就升高,风扇FAN因电压上高而转速加快;当温度下降,RT的阻值就变小,电压调节器U1的输出电压Vout就降低,FAN因电压下降而转速减慢。这样而达到随环境温度变化调节风扇FAN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电子元器件如电容C1、电阻R1和电风扇FAN均为市场可以买到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荣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荣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1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扇叶平衡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耐磨无堵塞叶轮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