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防脱密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1777.8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390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克;高信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建克 |
主分类号: | H01R13/585 | 分类号: | H01R13/585;H01R13/59;H01R1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防脱密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工业插头(又称耦合器)的电缆防脱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一种工业插头或插座上用的密封夹线装置(公告号:CN201194283),包括有用于安装插头或插座的护套,用于导线接入的螺帽,该螺帽与护套螺接,在螺帽与护套之间设有塞头,该塞头由橡胶密封套与塑料架采取双料注塑工艺而成,橡胶密封套其下端设有外翻的裙边,塑料架具有成若干条圆周均布的肋筋,所述的肋筋的上端内侧设有齿牙,各肋筋通过下端的圆环相连,该圆环顶置于裙边的上端,各肋筋套设在橡胶密封套之外且齿牙高出于橡胶密封套的上端面,裙边及圆环的周向设有至少二个的缺口,护套的上端设有容纳塞头的容置槽,在容置槽的内壁上设有与缺口相配合的凸台,螺帽的底端设有可与塑料架的上端顶压配合的回转斜面。上述夹线装置的螺帽与护套之间不存在止转结构,螺帽与护套之间可能会发生拧紧过度,从而造成螺帽与护套之间的螺纹发生滑牙显现,导致螺帽、护套等的损坏,甚至造成塞头被挤压过度而损坏,导致塞头不能起到对电缆的可靠密封和夹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压紧螺纹体与手柄之间拧紧过度,保护压紧螺纹体与手柄不受损坏,保证对电缆的可靠密封和夹紧的电缆防脱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夹线装置存在的螺帽与护套之间不存在止转结构,螺帽与护套之间可能会发生拧紧过度,从而造成螺帽与护套之间的螺纹发生滑牙显现,导致螺帽、护套等的损坏,甚至造成塞头被挤压过度而损坏,导致塞头不能起到对电缆的可靠密封和夹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呈中空结构的手柄和呈中空结构的压紧螺纹体,所述压紧螺纹体包括一大孔段和一小孔段,所述手柄的一端外壁与压紧螺纹体的大孔段内壁螺纹配合,呈中空结构的抓紧夹的一端配合在手柄与压紧螺纹体配合的该端的内孔内,所述抓紧夹的另一端形成有若干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的收缩夹体,所述若干收缩夹体的外壁共同形成为一外锥形面,所述压紧螺纹体的小孔段形成有与形成在若干收缩夹体外壁的外锥形面配合的内锥形面,呈中空结构的防水圈配合在抓紧夹的内孔内,所述手柄外壁对应于压紧螺纹体端部的位置形成有止挡台阶,当压紧螺纹体端部与止挡台阶接触时可阻止压紧螺纹体的转动。本实用新型在手柄(相当于背景技术中的护套)的外壁设置止挡台阶,可防止压紧螺纹体(相当于背景技术中的螺帽)与手柄之间拧紧过度,从而保护了压紧螺纹体、手柄的螺纹不受损坏,并防止了抓紧夹(相当于背景技术中的塑料夹)和防水圈(相当于背景技术中的橡胶密封套)受到过度挤压而损坏,保证本实用新型能对电缆起到可靠的防水密封和夹紧防脱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圈的内端延伸至抓紧夹的内端外,在防水圈的内端形成外环形台阶,手柄内壁对应于防水圈内端的外环形台阶处形成内环形台阶,所述外环形台阶与内环形台阶相抵。其中,手柄内壁的内环形台阶可与防水圈内端的外环形台阶配合,防止防水圈的轴向移动,保证防水圈与抓紧夹的可靠配合,从而起到对电缆可靠的防水密封和夹紧防脱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圈对应于抓紧夹的收缩夹体的部位的内壁形成有若干沿圆周均匀分布的轴向凹槽,所述凹槽截面呈V形。其中,防水圈内壁的轴向凹槽可利于防水圈在抓紧夹的作用下均匀地收缩,从而保证防水圈内壁与电缆的紧密接触,保证本实用新型能起到对电缆可靠的防水密封和夹紧防脱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抓紧夹的收缩夹体端部内壁形成有内凸的卡体,所述防水圈外壁形成有供收缩夹体端部内壁内凸的卡体嵌入的环形凹槽,从而可防止抓紧夹体与防水圈之间的轴向移动,加强抓紧夹体与防水圈之间的可靠连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防止压紧螺纹体与手柄之间拧紧过度,保护压紧螺纹体与手柄不受损坏,保证对电缆的可靠密封和夹紧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缆穿过本实用新型后的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建克,未经潘建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1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盒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汽油机增压器旁通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