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溶剂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0412.3 | 申请日: | 200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3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石水祥;滕伟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力士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0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从废气中进行有机溶剂回收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国外以空气净化、废气处理和溶剂回收为主的环境工程起步较早,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经验。从工程的核心技术和材料来看,大部分的工程采用吸附技术和活性炭材料,工程的主体活性炭吸附材料,在欧美各国都是以颗粒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而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采用活性炭纤维作为吸附材料的比较多。
国内以溶剂回收为目的的环境工程系统设备,目前大部分系统都是采用活性炭纤维作为吸附材料,回收的溶剂主要是汽油、苯、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蒸汽等,也有少数其他溶剂回收系统,回收率一般在80-90%。
本发明专利申请200710021833.6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废气治理溶剂回收系统,对排放的废气采用活性炭气固吸附、升温脱附法达到废气治理和溶剂回收的目的;整个过程由PLC实现自动控制。
但现有技术中的回收装置一般回收率不是很高,整套系统运行产生的余热也没有充分利用,造成了能源的流失和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收效果好,能源循环可利用的溶剂回收系统。
一种溶剂回收系统,包括若干并联的内填活性碳的吸附罐,吸附罐上接有废气输入管路、净化气体排出管路、蒸汽输入管路以及油水排出管路,所述的废气输入管路自废气源方向依次设有快关风门、空气过滤器、阻火器和用于冷却废气的第一换热器;所述的油水排出管路自吸附罐起依次设有用于冷却油水混合物的第二换热器、油水分离器。
所述的油水分离器设有溶剂排出管路和废水管路。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溶剂回收系统还设有剥离器,油水分离器的废水管路接入剥离器,对油水分离后的循环回用水中的微量残留溶剂进行剥离。
所述的剥离器设有空气输入管路和空气输出管路,空气输出管路在空气过滤器和阻火器之间接入废气输入管路。
为了便于整套装置的自动运行,所有的控制点(如泵、阀、电机等)均接入PLC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
另外第二换热器中会有大量余热,可以接入余热利用装置,对生产、生活用水或用汽进行加热,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溶剂回收系统回收率高,采用PLC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系统的自动控制,运行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溶剂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溶剂回收系统,包括3个并联的吸附罐11、吸附罐12和吸附罐13,均内装有活性碳。
每个吸附罐上均接有废气输入管路1,废气输入管路1自废气源方向依次设有快关风门8、空气过滤器17、阻火器9和用于冷却废气的第一换热器10。
在紧急状况下,通过快关风门8的关闭,废气可直接从旁路排向大气,不再向输入回收系统。为防止沉淀物进入回收系统或堵塞吸附罐内的活性碳支撑盘,空气过滤器17可以从吸入气流中收集微粒杂质如灰尘、纤维等。
每个吸附罐上均接有净化气体排出管路3,废气由废气输入管路1进入每个吸附罐后,经活性碳将溶剂及其他可吸附的杂质吸附净化后,净化气体通过净化气体排出管路3排到大气中。
每个吸附罐上均接有蒸汽输入管路2以及油水排出管路7,油水排出管路7自吸附罐起依次设有用于冷却油水混合物的第二换热器14、油水分离器15。
当活性碳吸附饱和的时候,需要再生,此时通过蒸汽输入管路2向吸附罐内通入蒸汽加热活性碳使其解吸,吸附罐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油水排出管路7便于不同沸点的解吸物排出,吸附罐顶部和底部的油水排出管路7汇总后进入第二换热器14进行冷却,冷却后以油水混合液体的形式进入油水分离器15,油水分离器15设有溶剂排出管路6和废水管路。
同时还设有用于吸收交换第二换热器余热利用装置18,第二换热器余热利用装置18的余热进入14后,进行二级冷却。余热利用装置18回收的余热用来对生产、生活用水或用汽进行加热,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由于密度不同油水分层后,回收得到的溶剂经由溶剂排出管路6排出,废水经由废水管路排出。
另外还设有剥离器16,油水分离器15的废水管路接入剥离器16,对从油水分离器15的废水管路排出的循环回用水(废水)中的微量残留溶剂进行剥离。
剥离器16设有空气输入管路4和空气输出管路,空气输出管路在空气过滤器17和阻火器9之间接入废气输入管路1。
空气由空气输入管路4进入剥离器16后,与油水分离后的循环回用水中接触夹带出微量残留溶剂通过空气输出管路接入废气输入管路1循环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循环回用水纯净度和溶剂的回收率。
所有的控制点均接入PLC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力士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力士橡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04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热式组合低露点干燥机
- 下一篇:筒节组对机